不同土壤的什么程度不同?
1,黏土
一般来说,黏土的有机质含量高,保肥性能强,养分不易流失,但通透性能差,施肥后肥效释放慢,作物生根难,人们常称这种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
这种土壤性冷,有机质分解矿化慢,所以应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最好用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做基肥。
施用化肥时,因土地的缓冲能力大,保肥性能强,一次性多施不至于造成烧苗或养分流失。
追施化肥时应适当提早,并宜“多吃少餐”,适当减少施用次数。
但氮肥不宜过多施用,以免因后期肥效过分发挥,使作物出现贪青晚熟,导致减产。
黏土质地黏重,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强,而且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扩散速度慢。
因此,要注意施用化肥的位置,如施磷肥和钾肥应尽量靠近根系,并及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注意及时浇水,以水调肥,提高肥效。
2,沙土
沙土质地松散、粗粒多,土壤养分含量少,不保水保肥,宜多施土杂肥和有机肥,或进行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适时翻压,以培肥地力,逐年改善土壤结构。
在施用化肥时,一次不能多施,多施易流失,要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且要施用淋溶性小的肥料,如铵态氮、钾肥等。
施用化肥最好采用沟施或穴施等集中施用的方法。为了改良沙质土壤,还可采用掺土施肥法,既可保全养分,还可改良沙性土壤。
有机肥料应深施,如浅施难于分解或分解较快。沙土宜采用牛粪、猪粪等冷性肥料做基肥,以使土质逐渐变好。
3,壤土
壤土是农艺性状较好的一种土壤,其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以及潜在养分含量介于沙土和黏土之间,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一般可按产量要求和作物的生长期,适时适量施肥。
原则上要做到长效肥与短效肥相结合,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大量元素肥料与中微量元素肥料相结合,氮、磷、钾肥相结合。
4,水田和旱地
水田由于水分的移动,会将溶液中的养分带走,使施用的肥料在土壤中难以积累而引起养分缺乏。
同时土壤中的水分还能将施用的肥料稀释,因而即使靠近作物根部施肥也不会对作物根系产生伤害。
在水田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也不要担心氯离子在土壤中的积累。
但水田因存在水层,易使土壤缺氧,在供养不足的条件下,会产生一些有机和无机的毒物。比如施用的有机肥在嫌气分解条件下会累积有机酸。
因此,在水田选用有机肥时,应注意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否则会产生过多的还原物质。
上一篇:养好芹叶牡丹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不耐寒植物温度适应类型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