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合塔尔·扎热:论文写在果园里 成果留在果农家
新疆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尤其是南疆地区集聚了自治区85%以上的特色林果资源,林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地位和作用十分特殊。
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组织了“南疆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助力脱贫攻坚林果技术服务工程”。得知消息后,木合塔尔·扎热第一时间报名,他一边承担科研项目,一边深入田间调研实验,每年还坚持参加多种科技服务活动,为彻底解开林农传统经营模式的“心结”贡献着科技力量。
从“三味书屋”到片片果园
在学校读书时,木合塔尔·扎热就经常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活动,他还根据学到的幼树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管理自家的红枣园,这片红枣园也成为他一展身手的试验地。
为向父亲证明成果一定能在田间见效益,木合塔尔·扎热一点点记录栽培技术,一次次提高管理水平,枣园最后每亩增产150公斤,平均每亩多挣2000元。就这样,木合塔尔·扎热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农民增收致富必须靠技术,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林果技术人员,传授科学知识、科技助农、提产兴农。”
2009年,新疆农大成为木合塔尔·扎热培育“梦想种子”的温室。他积极参加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汲取理论知识,一步步掌握专业知识,还攻读了果树学硕士、博士。
“我对农林业的眷恋是要用更多的科学技术、更丰厚的理论知识,去为林农服务。”木合塔尔·扎热说。
2012年,自治区林科院成为木合塔尔·扎热培育“梦想种子”的沃土,实现了当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梦想。
为解决果农急难愁盼的生产技术问题,木合塔尔·扎热扎根林果业生产一线,每年有1/3的工作时间扑在田间地头。他说:“我们农林人应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果农服务,担当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结合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及技术指导,推广、普及林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帮助果农提高现代林果种植管理水平,为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
从果农中来到果农中去
工作以来,木合塔尔·扎热先后到20多个市县,开展新梅、红枣、梨、核桃、杏、葡萄等果树的整形修剪、科学水肥管理,突破了促花保果、病虫害防治、低产林改优、农家肥沤制等关键技术。与此同时,木合塔尔·扎热还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已开展林果技术科普活动200余场,受益果农2万多人次,平均每年坚守生产一线开展林果技术服务不少于120天。
2023年6月,由于免疫力下降,他感染了带状疱疹,但为了坚持技术研发和服务,他将办公室“搬”到病房。住院期间,他接听有关咨询林果业技术问题的来电、微信视频通话经常超过2小时。为此,受到主治医生的“批评”,但他说生病了不能下基层,也要不误农时、满足农民生产需求。
科技助力“授人以渔”
木合塔尔·扎热在从事林果科研工作的十几年实践中,始终秉持“把论文写在果园里、把科技成果留在果农家”的工作理念,非常重视解决生产中果农遇到的实际问题。
2014年10月初,自治区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红枣团队在阿克苏调研时发现:当地红枣因白熟期多发阴雨天气,裂果、腐烂问题严重,减产近1/3,经济损失严重。他和团队成员以解决裂果难题为导向,经过反复试验和多方查证,研发出“防止枣裂果的方法及其应用”综合技术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有效提高了红枣成熟率和保存率。
2017年,在和田开展科技服务时,有枣农反映近几年红枣价格不理想,且枣园投入成本逐年增加,尤其是间作模式下的枣园整形修剪用工成本高,红枣经济效益下降。他与团队成员在南疆多地开展红枣不同整形修剪树形模式培养试验,最终筛选出符合间作栽培模式且管理简便的红枣树形,申请了国家专利“间作模式柱状树形的整形修剪方法”。
2019年,在喀什地区伽师县执行2018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新梅优良品种推广及标准化管理技术示范”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发现,“新梅1号”品种若以桃树作砧木,虽然树体幼树期生长发育速度快、结果期树冠较大、果实个头大,但后期长势过旺,整形修剪难度增大,且易发生叶片黄化病。若以酸梅作砧木,虽能有效避免以桃树作砧木存在的缺点,但由于酸梅根蘖能力较强,在犁地或挖坑施肥时易萌出很多根蘖苗,既难以铲除,又造成土壤养分的流失浪费。项目组以此问题为研究导向,研发出以毛桃为基砧、酸梅为中间砧的“嫁接西梅及其繁育方法”,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木合塔尔·扎热始终以林业科技创新、技术储备、技术推广为己任,辗转于田间地头。工作之余,他还研发各种利农小型生产工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果树整形修剪过程中的生产难题,提升了林果业田间科学管理水平。
木合塔尔·扎热常说,搞林果技术须得离开案头、深入田头、不怕日头,“风里去、雨里行,雨天一身泥、风天一身土”。只有实实在在做给果农看、扎扎实实带着果农干,才能不忘初心,为新疆林果产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张杰)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