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然秘境 乐享国宝家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保护升级与发展提档
大熊猫作为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其保护意义早已超越保护大熊猫本身。
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陆续建立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67个,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的近1900只。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大熊猫栖息地退缩破碎严重、保护与发展协调困难、保护地机构分散重叠、科研支撑和服务能力不够等困境仍如鲠在喉,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仍面临许多制约瓶颈。
2021年10月,我国在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划总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以最严格的保护和最高效的管理,打造大熊猫保护的升级版。如今,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社区原住居民转型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百万生态体验者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文化魅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区。
生态保护修复规范有序
大熊猫以“隐士”著称,在野外偶遇一只大熊猫并不容易。而近年来,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红外相机的镜头中,大熊猫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出镜率显著提升。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的泥巴山廊道,红外相机近3年监测到的野生大熊猫痕迹点距108国道最近仅50米,且在2020年首次拍摄到大熊猫母兽带仔的视频后,2021年持续拍摄到幼崽的活动情况,2024年又在同一区域再次拍摄到母兽带仔的画面。同样,2024年4月,甘肃片区的红外相机首次在白马河保护站拍摄到5只不同野生大熊猫个体,邱家坝区域的红外相机首次拍到大熊猫野外交配的珍贵画面,记录到了大熊猫奔波寻爱的甜蜜旅程。
据统计,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现有野生大熊猫约1340只,伞护着川金丝猴、雪豹、珙桐、红豆杉等8000多种伴生珍稀动植物。野生大熊猫的频繁“出镜”,反映出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3年来,为维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川陕甘三省在管理体系、巡护监测、生态廊道等建设上持续发力。
在管理体系方面,国家林草局与川陕甘三省人民政府建立了局省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成都专员办认真履行协调机制办公室职责,积极开展规划编制、矛盾冲突调处、共性难点问题等协调工作。同时,三省联合采取生态保护措施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三省共同编制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获国家林草局批复,明确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目标任务;三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同步施行,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实行联合会商,定期开展联合巡护。同时,四川省颁布实施了《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三省高院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的意见》,确保环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司法保护;三省毗邻地区的公安机关、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签署《大熊猫国家公园川陕甘毗邻地区警园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跨区域警园协作。
在生态修复方面,四川片区实施生态修复近54平方公里,重点区域大熊猫数量增加50只,大熊猫野外年遇见率由178只上升到185只。创新提出在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和毗邻的特定区域及外围关联区采取针对性、差异化、分类动态管控措施。安排省级财政奖补资金9.56亿元,稳步推进矿业权、小水电清理退出,将2600余亩集体商品林调整为生态公益林;甘肃片区制定“一矿一策”“一站一策”处置方案,安排省级财政资金0.82亿元,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于2020年底前完成11宗矿业权、3座水电站关停拆除、修复验收、赔偿注销,对7座保留运行的水电站采取生态流量达标下泄和流量数据实时在线监测,园区内矛盾冲突问题全部得到妥善解决;陕西片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前,已完成矿业权退出和常住居民搬迁安置。正式设立后,通过与片区所在地政府签订片区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等方式,共同抓好园区保护。同时,积极开展园区生态修复。
在巡护监测方面,四川片区在全国首次利用局域网结合超短波传输和大熊猫“猫脸”识别技术,实现野外监测实况无线传输野生大熊猫图像和视频。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现已布设监测样方1086个、红外相机监测点位7830个,收集数据730余万条;甘肃片区采取人工巡护巡查、“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布设固定野外监测样线135条、各类巡护样线169条,固定巡护线路长达350公里,每年巡护出勤1.5万人次。安装常规红外相机620台、实时回传红外相机680台,建设野外监测用房30处、固定动物监控系统16处、视频监控平台2处。建成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对红外相机布设管理、海量野生动物监测数据的自动处理分类、野生动物栖息地分析、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等功能,提高了野生动物监测工作效率;陕西片区布设监测样线15条、样方20块,采取视频监控、红外相机监测等方式,并增加人工监测的频次和覆盖范围,从而准确掌握区内大熊猫的活动状况。
社区协调发展提档升级
如何在做好保护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自然保护的重要课题。对此,大熊猫国家公园一直在引导扶持社区进行绿色发展。
2024年1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区域(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入口社区,当地居民发现成群川金丝猴在附近树林中玩耍。这是该地区川金丝猴距离集中社区居民点最近的一次。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唐家河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社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当地青溪镇人民政府、落衣沟村两委、社会公益组织等共同成立了唐家河-落衣沟共建共管委员会,探索建立保护区和社区共建共管机制,使社区居民参与自然保护,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下山发展,不打扰野生动物,人更安全,钱也更好挣。”这是唐家河区域内落衣沟村村民如今生活的真实写照。
为减少社区居民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唐家河片区侧重寻找替代生计。比如发展竹笋、中药材、冬梨、中蜂等对野生动物危害程度低的产业,逐步减少玉米、小麦、蔬菜等种植面积,主动避免损害野生动物,对参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农户实行鼓励补贴;取缔现有零星养殖业,减少家畜对自然消耗和环境污染,鼓励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旅游;探索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模式,吸纳苏阳村、落衣沟村及周边农户553户,发展柿子种植和中蜂养殖,培养养蜂技术人员81人,水果种植、“蜜园”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实现年销售收入15万元和近200万元,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户均分红500余元。
唐家河社区共管共建、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为创新自然保护地管护模式提供了“唐家河方案”,同时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探索社区共管共建的一个缩影。
四川片区鼓励支持发展自然教育、森林康养、生态体验、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09个,建设生态种植、林下养殖等友好型产业基地19个。探索开展首批11支31万份大熊猫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认定备案上市,带动原住居民产业增收明显。推动原生态产品进入成都大熊猫基地等黄金口岸展销,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陕西片区建立共管理事会,依托当地文化、旅游及生态等资源,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引导以古镇景区旅游与当地茶园、土蜂蜜、生态康养等相结合的产业发展。
甘肃片区积极开展国家公园社区共管共建试点,聘用1609名社区居民为公益性管护人员,使其在参与公园管理中获得稳定长效收益。并依托茶产业,将原有的专业合作社转型为一家茶叶公司,聘用当地贫困群众在茶叶扶贫车间工作,带动社区158户居民通过茶叶采买加工实现增收。同时,甘肃积极推进区域内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合作保护协议签订工作。2021年10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管理局白水江分局以“碧口李子坝村集体林管理为例”从全球26个国家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之一,为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白水江方案”,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截至2023年底,白水江分局已与区域内69个行政村签订保护协议,保护面积240.76万亩。
自然教育活动蓬勃发展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国内最早开展自然教育的热点地区之一,王朗、卧龙、唐家河、龙溪虹口等区域已有10余年自然教育发展经验,形成了具有典型资源和地域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
如今,放眼整个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活动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在四川片区,五一棚、白熊坪,这些全球野生大熊猫科研保护国际合作的旗舰观测站,留下了里程碑式的科研轨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积淀了深厚的科研文化底蕴,为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营养和人文内涵。荥经县以“全域自然教育先行者”为目标,实施自然教育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大门片区同步建设等策略,推动自然教育向纵深迈进。汶川县以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博士工作站与汶川自然教育学校为纽带,推动自然教育发展。眉山区域立足四川1号界碑、亚洲第一桌山等独有IP,打造“杜鹃课堂”“问道珙桐”等精品课程,成立瓦屋山自然学校,编写相关教材。龙溪虹口“熊猫课堂”已成为全国自然教育知名IP。2022年以来,四川片区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访客总量超400万人次。
陕西片区研究布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青木川自然教育基地、生态体验小区、入口社区及主要节点,推动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科普宣教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科普宣教馆,吸引周边游客及社区周边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编写“秦岭生态小卫士”自然教育课程等;以“祖脉秦岭 中央公园”“大美秦岭 熊猫陕西”为主题,利用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契机,开展国家公园科普“3+4”系列进校园进社区、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组建国家公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制定管理办法,多次组织自然教育、标本展、知识竞赛等志愿者活动。
甘肃片区组织实施白水江分局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项目,在西沟口公众自然教育中心(大熊猫救护中心)布展1600平方米,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公众带来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体验与共建共享融合的新型数字化自然教育体验。积极推进公益性自然教育活动,组织陇南市文县城区中小学生,依托“三馆三区一中心”开展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后续将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推动自然教育进学校,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来,开启全社会共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探索之旅。
大熊猫国家公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不仅让国内外访客获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更惠及当地社区居民,为社区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
四川省平武县关坝村96.8%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范围,关坝村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教育实践赢得了村内外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村里的务农人、手艺人、蜂农不仅作为巡护员参与国家公园巡护工作,还化身生态导赏员、自然教育导师,为访客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解自然故事。
社区的自然教育活动,最终也回馈了社区。自2019年自然教育开展以来,关坝村旅游合作社已连续4年向村集体、保护中心进行收益分配。这些资金支持了全村的社区会议、村民培训以及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等,让村民们都从自然教育中受益。这无疑又大大激发了村民投身野外巡护、投身自然教育的积极性。
让大熊猫在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永续栖息繁衍,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的初衷,也是人类对大熊猫这个中国特有物种不变的承诺。从保护管理到生态系统治理,从增进民生福祉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向着建设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生态教育样板区的目标持续迈进,为大熊猫打造一片更加舒适和谐的温暖家园。(安璐)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