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东南沿海保护地管理共护“蓝色家园”——全球环境基金首个海洋保护地项目总结会侧记
海洋宽广辽阔,覆盖了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为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庇护所,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福祉至关重要。
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地在内的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地统一由国家林草局管理,绿色保护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全球环境基金“加强中国东南沿海海洋保护地管理,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沿海生物多样性项目”于2019年10月由原国家海洋局移交至国家林草局正式实施。项目由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牵头执行,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负责具体实施,成为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后国家林草局执行的首个海洋类国际项目。
该项目涉及3省、5市、5个示范保护区,实施5年来,各利益相关方围绕政策法规研究、海洋保护地管理、生物多样性监测、社区共管、生态补偿和保护地融资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年6月,项目的国际执行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组织了项目终期评估,独立评估专家高度赞扬了项目参与人员的“主人翁精神”,以及在保护地能力建设和社区参与方面的显著成效,总体评价为“满意”,项目顺利结项。日前,项目总结会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召开。
海洋保护地网络进一步扩展
项目紧抓自然保护地整合这一机遇,将海洋保护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海洋空间规划的主流化进程,支持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和导则。为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编制综合管理计划,支持编制了《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广东江门市出台了《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依法管护主流化的权威性大大增强。
同时,项目推动保护工作扩大至海洋保护地以外地区,有效维护沿海主要地区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推动建立了东南沿海海洋保护地网络,并搭建了沿海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促进项目区实现跨区域、跨领域的协调合作。
在项目支持下,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项目指导进一步将保护地优化整合,保护地网络面积得到有效扩大。如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了16.4平方公里,保护面积达到96.4平方公里;同时,将不属于保护地范围但亟待保护的区域也划入项目实施范围。如扩大钦州三娘湾中华白海豚栖息地范围,并加强监测和管控。福建省开展厦门-漳州-泉州中华白海豚潜在生态廊道研究,其中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通过各方积极努力,海洋保护地(含生态敏感区)面积扩大4万公顷这一项目重要指标成功实现,项目旗舰物种中华白海豚以及中国鲎等其他濒危海洋物种的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保护区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
谈及参与项目带来的收获,省区海洋保护地管理部门和各示范保护区给出的答案出奇一致。“项目推动保护地建立了更完备的机制体制,并将先进的生态保护理念、技术手段引入保护地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
保护地管理能力的提升重点在基层。在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人工调查监测的方式转变为AI识别。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存有中国资源数量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体。通过项目带动,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海洋类型的保护区管理系统——电子围栏系统,对进入保护区范围内的船只实现动态、全覆盖监测,极大提高了管护效率。
通过与省级和地方政府合作,项目还推动了包括生态补偿机制、海洋保护区的管理办法等在内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或修改。如厦门市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项目支持下拟定了生态保护补偿管理办法;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制定海草床生态系统生态保护补偿融资和推广方案。
为提升示范保护地管理能力和水平,项目开发了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块和课程,组织各类培训活动,为示范保护区编制综合管理计划、执法手册、管理手册、融资和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支持保护区推进一区一法;同时开展示范保护区之间以及与其他项目间的沟通和交流活动。
项目实施5年来,共举办了近160次各类培训,1555人次接受了培训,女性比例超过50%,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管理沟通协调机制得到改进
在国家层面,项目成立了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项目示范省区林业局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相关单位代表共同参与的项目指导委员会,增强了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实现了对项目实施的全面指导。项目实施5年来,顺利召开了包括启动会在内的5次指导委员会会议。
知识管理与共享是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在海洋保护地网络的框架下,项目依托国家林草局林草感知系统,开发了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管理和信息共享平台,为东南沿海的海洋保护区网络提供了数据收集、分享知识和最佳实践的集成管理工具。
该平台不仅支持项目下各保护区之间的信息交流,还重点关注关键栖息地、海洋保护地、全球重要的沿海生物多样性和中华白海豚,为实现中国跨区域的海洋生态保护协作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同时,利用平台记录保存下来的信息,提炼可复制推广的实践做法、总结项目成果,讲好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故事。
项目在3个项目省区分别建立起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沿海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为3省区保护地管理部门提供了有益支持,强化了跨部门、跨行业的保护协作,推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沿海社区参与保护意识提升
针对项目示范省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开展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社区共建共管活动,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可持续生计方式,提升沿海社区参与海洋保护的意识。
在珠海、江门和厦门这些经济发达且高校和科研机构较多的地区,保护区周边居民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项目便将社区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宣教层面,通过艺术节、社区宣讲、科普讲堂等方式吸引公众参与海洋保护。
而在广西的钦州-北海示范区,保护区周边多是从事养殖和捕捞的村民。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共管与替代生计活动,积极践行政府、科学家和民间力量的真诚合作,建立多样化的可持续生计方式。运用项目资金,钦州市联合北部湾大学对从事养殖和捕鱼的渔民寻找替代生计方式,引导社区群众共同参与中华白海豚保护。
项目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活动,如在当地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组织志愿者进行海滩清洁行动,在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和世界海洋日进行主题宣传活动。系列活动的直接受益人数超过4万,其中女性占比达60%。
此外,通过推动生态标识计划、规范观豚和红树林主题生态旅游的落地,项目切实促进了海洋保护区沿岸村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使“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北部湾大学-广西科学院联合鲸豚研究团队在项目的支持下,持续探寻海洋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共存之道,不仅建立了中华白海豚科普基地科学观豚教室,开展自然教育课程,增强公众海洋保护意识,还通过引导社区居民开展科学观豚旅游,带动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渔村的替代生计发展选项。
东南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未来需要更强大的基层人才队伍,研究探索新领域、新问题,汇集各方智慧,携手合作,共同将海洋保护地事业推向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张萌)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