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沙区千重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防沙治沙战线上,涌现出了像焦裕禄、谷文昌、王有德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像右玉县委、塞罕坝机械林场、八步沙林场为代表的一个又一个的英雄群体。他们是千千万万共和国建设者中的杰出代表,用满腔热血为大地绘就一幅幅绿色画卷,用崇高信仰为人间铸就一座座绿色丰碑。他们呈现给世人的不朽精神,像高山一样雄伟,像森林一样长青,像鲜花一样美丽!每每看到听到那么多闪光的名字,脑海里跳出这样一句诗——“遍地英雄下夕烟”。记者走过不少沙区林区,见过无数感人场面,故借此诗句化作标题——“喜看沙区千重绿,遍地英雄下夕烟”。
去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记者相信在打三大标志性战役的整个过程中,将会涌现出众多新的英雄模范。为激励今天的建设者,在此分享受到表彰的三位英雄人物和三个英雄群体的事迹。
焦裕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一走进河南兰考大地,就自然而然会想起倒在“沙场”的县委书记焦裕禄。他年仅42岁就离开了其挚爱的兰考大地,留给了兰考人民一片片遮风挡雨、发家致富的绿荫。
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几乎无人不知,因防沙治沙、造福一方而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我们追忆他,就是不要忘记前辈走过的路。
今天的兰考大地,随处可见纵横成网的一行行泡桐。“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这首百姓传唱的民歌,饱含着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绵绵思念……来到焦裕禄纪念园,只见在他长眠之处的屏风纪念壁上,镌刻着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20世纪90年代初,当年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重访兰考,又写下《人民呼唤焦裕禄》的长篇通讯。
1962年的冬天,焦裕禄来到兰考。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多灾多难的景象,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风沙、内涝、盐碱成为“三害”,群众生活过得很艰苦。这一年,春天的风沙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的内涝淹了30万亩庄稼,盐碱地上还有10万亩稻苗被碱死,粮食产量降至历史最低。给了刚上任的焦裕禄一个下马威,但他面对灾情没有畏缩,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出了一条造泡桐除“三害”的路径。
泡桐能在沙窝里长,五六年时间就长成了大树,既能挡住风,又能压住沙。林粮间作,不仅提高粮食产量,还能提供大量木材。成林之后,天旱,硕大的叶片蒸发能起到保湿作用;遇涝,又加大蒸发量起到抽水作用。通过一年多的一边奋战一边摸索,焦裕禄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这是基本情况;有林就有粮,没林饿断肠,这是重要性;以林促农,以农养林,农林相依,密切配合,这是方针;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效果良好,这是方法。这一总结在今天看起来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1962年12月至1964年春,焦裕禄靠着一辆破自行车、一双破布鞋,走遍了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多个。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营养跟不上,不幸罹患肝癌,还忍着剧痛坚持工作。5月14日,焦裕禄英年早逝。临终前,他用尽全力断断续续地向组织上提出唯一请求,在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6年,按焦裕禄的遗愿,从郑州烈士陵园迁回兰考下葬。兰考老火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堆满了挽联和花圈。从车站到焦裕禄纪念园,总共才三华里的路程,一些人每走一步叩一个头,足足要走3个多小时。很多人是披麻戴孝去的,有的还带着馍馍、鸡蛋去祭奠。
在焦裕禄的感召下,兰考总动员,人人种泡桐。时至今日,泡桐已发展成为兰考的一大特色产业。全县林木覆盖率32.1%,其中泡桐超10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15万立方米。形成了以“兰考乐器、兰考家居、兰考板材”为支柱的泡桐经济产业链。乐器在全国市场占有率35%,桐木音板供应量占全国95%以上,年产值超过20亿元。2023年兰考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超107亿元,占全县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
今天的兰考,没有忘记带领人民栽树的好书记。“焦桐”这棵树矗立在那里,也始终矗立在百姓心中。
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不朽丰碑
谷文昌因防沙治沙、造福一方而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他在海岛东山工作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后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凡是他工作过的地方,只要一提起谷文昌,人们都有说不完的敬重、道不完的思念。
昔日东山,风沙肆虐,旱涝频发,一片荒凉。狂风一起,沙尘滚滚,1949年前的近百年间,43个流动沙丘竟吞食了13座村庄。当初,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仅为0.12%。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面对如此惨状,谷文昌暗下决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资金困难,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治沙、种树、修筑海堤在很多人看来“都不可能”的事,谷文昌却带领大家做到了。从1958年开始,他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气魄,和东山军民一道“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拼搏14个春秋,成功引种了能抗风沙的木麻黄,使凡能绿化的地方都基本绿了。至1972年,造林8.2万亩,400多座山丘和3万多亩沙滩基本绿化,筑起141公里的海岸“绿色长城”。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为东山成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国家级生态县打下了良好基础。当下,东山正在高标准建设“一海九湾七基地”,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岛”,希望未来成为“国际旅游岛”。
谷文昌在弥留之际深情地说:“我喜欢东山的土地、东山的人民。我在东山干了14年,有些事情还没有办好。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1981年1月30日,癌魔夺走了他的生命。噩耗传到东山,树在默哀,水在呜咽,大家泣不成声,在心里默默念道:“谷书记,没有您哪有我们的今天!”
记者采访当地人,最深的体会是,岁月没有淡忘他, “看见木麻黄,想起谷文昌”,可见其精神已穿越时空。“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已成为当地习俗。每逢清明时节,父老乡亲,扶老携幼,络绎不绝,来到谷文昌墓前献花。曾有一位回乡探亲的海外同胞,目睹家乡沧桑巨变,专程瞻仰墓地,恭恭敬敬祭拜后由衷感叹:“共产党真了不起,把人间荒岛变成了人间乐园。丰功伟绩,足以雄视百代”。
今日东山,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茂、岛礁奇。谷文昌当年描绘的“举首不见石头山,下看不见飞沙滩,上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的景象早已变成了现实。一首专为谷文昌写的歌至今还在传唱:“谁说流水无意岁月无痕,谁说落花无情往事如烟,请听山的诉说,请听海的呼唤,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
王有德:为筑牢绿色长城作出新贡献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治沙人,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心潮澎湃,感慨万千。”2019年9月29日下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有德,在接受宁夏日报记者专访时谈了获颁荣誉的真实感受。
王有德,因防沙治沙、造福一方而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又被授予“人民楷模”的荣誉称号。
王有德的家乡在毛乌素沙地的西南边缘。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常常是漫天黄沙,一夜之间就埋掉半个窑洞。“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这首在当地口口相传的民谣,是那个年头的真实写照。十几年里,20多个村子的3万多人,许多被迫背井离乡。从那时起,年幼的王有德就跟沙漠较上劲了,立志要让沙化土地绿起来。
为了终结“越穷越砍树、越砍树越穷”的恶性循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灵武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建立了防沙林场。然而,多年过去了,林场依然艰苦,还是没有电、没有饮用水,居住条件差,孩子上学难,有些人待不下去了。
1976年,王有德如愿进了林业系统。1985年,任命他为白芨滩林场副场长。初到林场,看到的不仅是漫天黄沙,还有和沙子一样散的人心——大部分职工想的是怎样离开这个地方。治沙须先聚心,只有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与风沙搏斗。于是,推出三项改革措施:压缩非生产人员;实行工效工资,按劳取酬;打破“大锅饭”,实行责任承包制。提出“六个一”目标:每人一年扎一万个草方格,挖一万个树坑,种一万棵树,完成治沙造林面积一百亩,从治沙中实现收入一万元。
种活一棵树真难,比养活一个娃娃都难。千辛万苦种下的树苗,常常一夜风沙就埋掉一大半,数不清有多少个通宵达旦打补栽仗。王有德身先士卒,吃在沙漠,睡在野外,白天和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晚上还点着油灯研究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在王有德带领下,几代治沙人艰苦创业,在毛乌素沙地和黄河之间,营造出了一条长48公里、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实现了人进沙退,让沙后退了20公里。
“光下苦力还不行,还要学习科学治沙、综合治沙,才能实现治沙事业可持续发展。”王有德说。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创新,摸索出了“五位一体”的综合治沙模式:“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种牧草搞养殖业,养殖业反哺林草业”,初步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成功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兴场之路。记者若干年前到白芨滩采访,见到昔日的沙地成了“口粮”,果园成了“摇钱树”,苗圃成了“绿色银行”,发展成了生态良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4年,王有德办理了退休。不少人都劝他,苦了一辈子,荣誉和成绩都有了,该回家好好享享清福了!可看到白芨滩还有60多万亩荒滩,觉得这是他的责任,于是把银川河东机场的东边这片承包下来。为此,创建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自筹资金继续与黄沙斗。王有德一如往常,无节假日,早出晚归,奔波忙碌,几年间先后募集资金5900余万元用于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植树造林等工程,克服缺人、缺水、缺资金等困难,与大家完成近万亩的生态修复,绿化面积8500余亩,植树150余万株,培育各类苗木超过120个品种。
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他说,“作为一名林业人,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我还是希望能继续为沙漠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前沙漠绿了就高兴,现在想让社会共享治沙成果。下一步,我想为贫困山区、贫困沙漠地区进行募捐。比如有的村子很穷,就给他们捐上一片经果林,我们提供苗木并亲自去建园;在风沙侵害严重的地方可以募捐建一片防风固沙林;给在建的学校、福利院等提供绿化服务;对宁东的矿区进行绿化……”
出生于1954年的王有德,年已古稀,壮心不已,还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与诺言。当下,全力参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承担平罗县5000亩荒漠化治理任务。目前已建成道路7公里,已完成治沙面积1800亩,种植沙生灌木苗6万株,点播种子1吨。
王有德想继续为筑牢祖国北疆绿色长城作出新的贡献。
右玉:把荒凉之地变成塞上绿洲
记者多次去右玉采访,见到的是一次比一次绿。此次进右玉,目之所及,绿意盎然,名副其实的“玉”,真像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熠熠生辉的碧玉。历经75年的绿色接力,人工造林近17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00多万亩,右玉从荒凉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右玉人,在县委的带领下,发扬光大愚公精神。
从前的右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十山九秃头,洪水遍地流;风起黄沙飞,雨落洪成灾”。“立夏不起尘,起尘埋活人。”风沙弥漫,天昏地暗,成了四五十岁以上的右玉人的共同记忆,出门戴防风眼镜、防沙口罩,学生上课点墨水瓶油灯。家家户户的门朝里安,就怕风沙过后推不开。从上世纪50年代拍的新闻纪录片可以看到,植被稀疏,飞沙走石,水土流失严重,旱灾洪水肆虐。当年右玉真穷、真苦、真荒凉!曾到此体验过的外国专家断言,这里不适宜人居住,还向政府郑重建议举县搬迁。
从不毛之地到如今田园诗画之境,是几代人前仆后继的结果。今天的右玉与当年完全是两个世界,乔、灌、草相结合,网、带、片相交织,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防护体系,多色彩、精品化的生态景观体系和多类别、特色化的生态产业体系,赢得了许多荣誉——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治沙先进县、“三北”防护林先进县……
从开始的为生存而栽树,到后来的为发展而栽树,右玉正往既绿又富的方向嬗变。为全面释放生态红利,实现精准脱贫攻坚,绿化正全面提档升级,“彩化”转为“财化”——变绿色资本为经济资本,化绿色优势为经济优势,全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开发有机农林产品……经过一代代右玉人的不懈努力,2018年8月右玉成功脱贫,2021年,右玉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右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统筹“种绿”和“种富”的关系,正在全力打造10亿元生态羊、5亿元沙棘、5亿元粮油蔬果、1亿元小香葱、1亿元边鸡5条产业链……
与共和国同龄的这一宏伟绿化工程,在一届一届县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的确是创造了人间奇迹,林木绿化率从1949年的0.3%跃升到了2023年的57%。
塞罕坝机械林场:铸就了塞罕坝精神
每次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就想走一走上一次走过的路,看看四周的林子有什么变化。记者回想第一次到塞罕坝,屈指一算有二十四五年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海”,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到“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给记者太多回忆和联想。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今天的辉煌是建立在无数人的付出之上。有一副广为人知的对联可以作证,上联是“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下联是“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横批“乐在其中”。反映塞罕坝创业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播出时,难得追剧的记者竟坚持看完,依然被那种忘我精神所感动,有的镜头还令人潸然泪下。
塞罕坝地处河北最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相连,气候恶劣,年均积雪7个月,最低气温在-43.3℃。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
从有关史料看,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聚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到共和国成立前,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都是沙,百里不见树。”由于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战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树木被采伐殆尽,森林荡然无存。
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局面,并为国家提供急需的木材,林业部决定建立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正是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拓荒者,拉开了林场建设的序幕。
刚建场时,交通闭塞,如遇大雪封山,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没有饮用水,就化雪水用;粮食匮乏,就吃黑莜面加野菜。不少人患上了心脑血管、类风湿等疾病,第一代建设者的平均寿命仅有52岁。
在这样差的立地条件下,历经60多年不懈奋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的绿色奇迹。在140万亩的经营面积上,造林超过11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037万立方米。如要问种了多少棵树?有人也计算过,如果按1米的株距纵向延伸,可绕地球赤道十二三圈。
这一大片森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实现了绿进沙退,为京津冀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首都也就多了一份生态安全保障。林场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发源地,据专家评估,森林每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森林资产总价值有231.2亿元。
林场防沙治沙、造福一方,得到广泛的社会赞誉和业界认可,2017年、2021年,先后荣获了联合国环保领域的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和防治荒漠化领域的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还荣获过全国文明单位、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感动中国2017年度团体奖等称号。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如今的塞罕坝真正成了“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最近一次到塞罕坝是夏天,记者站在塞罕塔上瞭望四周,一阵一阵凉爽的风吹来,只听见涛声滚滚,时大时小,时强时弱……很富有乐感,就如同置身于一场大型交响音乐会中。
八步沙“六老汉”:新时代需要的当代愚公
《八步沙》话剧、电影先后与观众见面,赢得了广泛好评。甘肃古浪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因防沙治沙、造福一方而荣获了“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称号。
位于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这个风口经常遭风沙肆虐。记者在80年代初到过武威,所见到的情形与八步沙这个地方差不多。
为啥叫八步沙?据说有三种说法:有说这里早前有一个八步宽的口子,故叫“八步沙”;也有说这里的沙子又细又软,踩上去就陷进去了,只能一步一挪地艰难“跋涉”, “跋步沙”谐音成了八步沙;甚至还有夸张的说法,“八步沙,出门八步就是沙”,总之都是与“沙”相关。以往的情形是“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沙丘以每年10米的速度向南推移,铁路公路时常被掩埋,2万多亩良田不断惨遭侵蚀,严重危害10多个村子3万多人的生产生活。一些人不得不逃离家乡,远走新疆、宁夏、内蒙古;但是,也有人留下来坚守、治理,毕竟这里是自己的家园!
1981年,饱受风沙之苦的贺发林、石满、郭朝明、张润元、程海、罗元奎6位年近花甲的老汉,义无反顾地挑战茫茫沙漠,以愚公移山精神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他们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砸锅卖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开启了漫漫治沙之路。至今走过45个年头,“六老汉”三代人曾长期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累了,在冰冷的沙丘上躺一躺,起来再干;冷了,生一堆火暖暖身子,接着再干。据郭玺提供资料介绍,林场成立至今,治沙造林30.63万亩,管护封育45万亩,栽植沙生苗木6000多万株,花卉、风景苗木1000多万株,修筑护林防火道路100公里,通道绿化200多公里,建农田林网5000多亩,使农田得以保护,确保过境公路、铁路和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西电东送等能源大动脉的畅通。固定资产由200多万元增加到2000多万元,职工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5万多元。周边10多万亩农田得到保护,亩均增产10%以上,每年就增收约200万元,意味着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据专家评估,防风固沙林带目前活立木蓄积量在2万立方米以上,每年产鲜草500多万公斤,产薪柴200多万公斤,其经济价值在千万元以上。
治沙,是人和岁月的较量。有4位老汉相继离世,在世的也慢慢干不动了,接下来怎么办?6家人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必须出一个继承人。在老一辈治沙人的感召下,郭老汉儿子郭万刚、贺老汉儿子贺中强、石老汉儿子石银山、罗老汉儿子罗兴全、程老汉儿子程生学、张老汉女婿王志鹏“六兄弟”陆续成为第二代治沙人。2017年,郭朝明的孙子郭玺也加入这支队伍,成为新一代的治沙人。
郭万刚接任后,带领大伙儿继续干,在大漠中营造出了一片绿洲,成为一个生机盎然的观光景区。八步沙人从最初探索“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土办法,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再到“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从防沙治沙到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路子。郭玺说,逐步扩大梭梭嫁接肉苁蓉的种植规模,在黄花滩流转沙化土地1.25万亩,完成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建设。八步沙“溜达鸡”的养殖规模也在扩大,“八步沙”商标注册后,现在年出栏1万多只。他们正通过网络直播和电商销售,力争打响八步沙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八步沙、走进八步沙。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八步沙林场时强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王兮之)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居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