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穿沙公路成为科尔沁沙地农牧民的致富路

2024-05-18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83

绿色中国内蒙古赤峰5月18日电 (融媒体记者耿国彪、符超)“翁牛特旗是赤峰市境内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环宇说,“我们总结出‘以路治沙’的模式,将沙地细化分割成‘治理网格’,解决治沙材料运输的同时,方便牧民出行。如今穿沙公路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的致富路、幸福路。”

赤峰市翁牛特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沙化土地面积达720多万亩,全旗8个苏木乡镇92个嘎查村14万人口在沙区生产生活。

翁牛特旗通过穿沙公路将科尔沁沙地分割成多个治理单元,广栽沙生植物,固定沿线流沙,努力探索“以路治沙、依路致富”发展模式。公路沿途乡镇,牧民群众不仅解决了出行难问题,还能增收致富。目前全旗穿沙公路总里程400多公里,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578万亩。

记者到来时,茫茫沙海里几公里外铲车轰鸣,人们迎风上坡打着沙障,在漫漫黄沙中接力铺设穿沙公路。站在翁牛特旗境内其白线科尔沁沙地项目重点治理区的平台上极目远眺,一条公路将连绵起伏的沙山一分为二,公路两侧沙障方格内,苗木比肩而立。

其白线,是翁牛特旗2024年新建的3条穿沙公路之一,位于乌丹镇其甘嘎查至白音胡交嘎查,全长15公里。在治理措施上,主要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翁牛特旗林草局副局长乌华表示,他们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实施“以工代赈”治沙模式。农牧民群众以沙地、资金、投工、机械等入股方式自愿就近参与治沙。“我们‘以工代赈’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增加群众就业100人左右,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同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现在防沙治沙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2024年翁牛特旗预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35万亩。我们坚持同步推进、逐个击破,誓将浓浓绿意撒向沙海。”刘环宇说,现在驱车驶入科尔沁沙地西缘,道路两旁的沙丘被一片又一片的草方格和绿色植被覆盖。一条条崭新的柏油马路穿插交错沙漠中,车流量明显多于往年。

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嘎查召哈图村民组就在阿浩线沿线,村民李玉安10年前就开始养牛。以前卖牛他要开车绕行3个半小时的砂石路,或者等着客商上门收购,费时费力,还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家门口的路通了,李玉安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多养牛、多挣钱。

因为公路,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通过公路进入沙地深处,不仅为沙地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还发展了沿线的旅游业,把“久在深闺人未识”的沙漠旅游资源变为优质自驾游打卡地,这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多可能。

同样的故事也在赤峰市敖汉旗上演。道路两旁,一张张由草方格织成的大网将沙丘牢牢控制住,草方格内一株株幼小的树苗迎风站立。

敖汉旗为赤峰市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第四战区,全旗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总体布局为“北部攻坚,南部巩固,中部提升”,坚持分区施策、分类实施的原则,一体化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敖汉旗林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旭东说,“我们在穿沙公路两侧布设沙障,栽植沙生植物,固定沿线流沙。栽完沙障,下一步在里面搭配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体系,流动沙地和半流动沙地都可以得到治理。”

穿沙公路正以其独特的“以路治沙”模式,让沿线绿起来、富起来。在敖汉旗古鲁板蒿镇东北部康家营子村,记者看到正在建设中的沙棘产业基地内,远处防护林以网格状阻挡着风沙,近处一株株沙棘、樟子松的幼苗在基地中整齐地站立着。

该基地负责人说,通过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社会发展。项目竣工后,他们的沙棘栽植4年后可采收沙棘果250吨,平均每亩产值可达1200元,预计每村每年收益10万元左右。

张旭东说,敖汉旗规划2024—2030年完成总治理面积35.6万亩。依托光伏治沙、以路治沙、耕地后备资源治理等措施对沙化土地实施综合治理,完成工程固沙4万亩,新建、硬化穿沙公路14条71.8公里。

“一个个‘赤峰魔方’就是一道道绿色屏障。我们还想把这些穿沙公路打造成集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生态旅游致富为一体的最美农村路。”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婧华说,因为沙地治理方面的成绩,2021年赤峰市被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成为全国仅有的六个地级市之一。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高原精灵”开启一年一度大迁徙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