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提升森林食物供给能力
森林食品产业一头连着粮食安全,另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显示,全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人均森林食物产量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事实证明,科学利用森林和林地资源,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向森林要食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能够有力增强我国食物供给能力,丰富食物来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森林要食物”“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为此,在科学保护森林资源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森林和林地资源,借助森林生物多样性优势,以科技赋能于森林食物种植和加工产业,稳步提升森林食物供给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样、更优质的食物选择,助力早日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森林食物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产的食物,品种极为丰富,包括可食性的果实、花、叶、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质林产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接续实施“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由停伐减产到全面停止,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功能显著提升、森林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4.02%,为扩大森林食物供给奠定了扎实基础。
森林食物生产具有其突出优势,不与农争地、不与粮争田,空间适应性广,既能结合不同地区自然禀赋的实际情况发挥生态功能,还能因地制宜发挥不同类型食物生产功能。很多森林食物的生产过程接近原生态、纯天然,具有较高的营养健康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直播带货等新消费模式快速兴起,森林食物的消费者认知度和接受度快速提升,森林食物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当前森林食物供给和消费市场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弱项,木本粮油作物单产不高、生产周期长、调种改良周期久,生产采收环节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一些新兴的、典型的现代化装备、技术和工艺等应用于森林食物生产过程的比例偏低且发展滞后。此外,能够大幅提升增加值的森林食物深加工仍处在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有代表性的产品。未来,要着力破解这些短板弱项,需要从根本上破除制约森林食物供给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市场障碍,让森林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粮库、好粮库。
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在体制方面,森林食物作为传统林业的副产品,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并不包括森林食物生产,同时,由于森林食物涉及众多品种品类和行业部门,不同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权责存在一定交叉和重叠,导致难以形成共同壮大森林食物供给的管理合力。因此,要着力改革体制,明确不同部门管理职能和权责划分。在机制方面,要理顺和优化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培育森林食物消费市场,更多利用市场机制来优化相关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在技术创新与应用上做文章。一方面,依托科技创新联盟、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优势,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推动森林食物供给全链条科技创新布局和技术应用。着重围绕土地土壤、地理地力、良种良法、加工工艺等,建立高产稳产优质森林食物品种特别是木本粮油的种质资源库,推广应用适应不同森林食物的作物栽种、采收、加工等难点技术攻关,启动实施科技增“粮”增“油”、机械增“粮”增“油”行动。另一方面,强化木本油料科技特派员、农技人员、乡土专家等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推广实绩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木本油料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引导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强化服务体系支撑。
持续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需要持续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要积极支持新造木本粮油经济林等工程建设,“双重”工程对符合条件的油茶等木本油料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任务予以优先支持。一方面,切实提升森林食物供给能力,不仅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带动功能,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到森林食物的供给中。另一方面,强化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坚持规划先行,明确重点方向、区域和品种,用好财政资金。(秦光远 程宝栋)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收藏!政府工作报告涉林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