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把论文写在大漠戈壁的真专家

2024-03-01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38

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治沙人”,他用青春守护绿水青山,用科技防沙止漠,他就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徐先英。

徐先英,从1985年参加工作到2023年7月到龄退休,在甘肃治沙研究所里一干就是一辈子。39载春去秋来,徐先英一直坚守在风沙一线从事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他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多次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授权专利22项,出版发表论文专著百余篇,成功筛选出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4个,研发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在全国沙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他研发的干旱沙区“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模式和植被快速恢复技术,为“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科学治沙提供了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也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类似区域沙漠绿洲边缘风沙口治理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用科技续写人沙情缘

1963年7月,徐先英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里。

在他的记忆中,每当风起时,黄沙遮天蔽日,家园变得面目全非,沙尘像一头狂野的巨兽,怒吼着、狂奔着,仿佛要吞噬一切生命。而家门口那条被当地人称作“大红柳岭”的沙带,成了他少年回忆中难以逾越的天堑,也成了他励志征服的目标。

甘肃民勤县,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四大发源地之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是国家荒漠化防治的热点区域,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共同“夹击”。                 

年少时,他就跟随父辈们在沙漠上插风墙、护柴湾。从那时起,走出这里,远离风沙,成了他少年时代最大的心愿。

徐先英与沙漠的缘分,仿佛是天命所归。说来也巧,在大学录取期间,他唯独被治沙专业录取,年少时想逃离的沙漠,又一次将他拉了回去。

大学毕业后,徐先英回到家乡。

他明白,治沙不仅仅是种树、固沙那么简单,更是一项需要科技、创新和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

早期的甘肃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沙区压沙开沟困难,既费人力,效率也难保证。沙漠破碎的地形、松软的干沙一度成为机械治沙压沙“卡脖子”的难题。

“一定要想办法,造出一台更小巧、更便捷,沙区群众用得起的机器。”他为自己定下目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凭着一股西北汉子的倔犟,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治沙装备,打破了“卡脖子”的难题,生产出第一批小型手扶式沙障机和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

这台治沙路上的“神器”,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

经过改良的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有效应对了流沙灌木种植时苗木窝根和干沙层厚挖坑困难,显著提升了沙生灌木的种植速率及苗木存活率。

这款便捷且强大的手扶式沙障机,能适应多变的沙漠地形,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六倍。每亩地能节省超过250元的压沙成本,显著降低了群众的劳作强度。因此,在甘肃河西地区以及内蒙古、青海等沙漠治理工程区域推广应用20余万亩。

“这250元看似不多,但实际上,它意味着在相同条件下,我们可以多覆盖五分之一的沙地进行压沙。”他深谙,科技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象征着治沙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巨大跨越。

迄今为止,他和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并已更新至第五代。甘肃在治沙装备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设计制造的压沙设备已在我国各大沙区得到广泛应用。

徐先英研制出的治沙新装备,解决了沙区治沙造林开坑困难、压沙劳动强度大的“卡脖子”难题,加快了我国机械化治沙进程,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新装备。

把论文写在大漠戈壁

择一事,终一生,无怨无悔。徐先英用自己的行动,把一位治沙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写在茫茫沙海。

甘肃省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高寒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覆盖度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导致了严重的沙化问题。

在这紧要关头,徐先英带领他的技术团队迅速赶赴玛曲。他们不畏艰难,用超过40天的时间对玛曲草原进行了详尽的考察,足迹遍布每一片草场、每一块土地。

在这段时间里,团队成员们经历了高原强紫外线的无情炙烤,大面积的皮肤晒伤、脱皮成为常态;他们还不时陷入遍布的湿地沼泽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研究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考察,最终形成了玛曲草原沙化治理办法。有效解决了黄河首曲地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关键问题,并为后续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徐先英团队研发的治理技术在玛曲草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项技术不仅使当地草地植被盖度增加了30%以上,还使草场生产力提高了近30%,为当地的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农村,跑野外,测数据,写报告,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现场办公。39年时间里,徐先英和他的团队几乎把实验室和办公桌都“搬到”了治沙一线。

新世纪伊始,武威市古浪县新建的搬迁移民区遭受风沙危害,接到命令,徐先英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研究人员赶赴古浪,白天蹚沙海,晚上睡地窝,每天步行16公里往返于安置点和沙窝之间。

河西的风刮起来就不停,但徐先英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和当地群众吃住在一起,设沙障、栽树种,每天蓬头垢面回到驻地,来不及清理满身的沙土,就召集农民开动员大会。

转眼4年多时间过去,徐先英团队和当地群众终于在移民区附近建立由“前沿防风阻沙林带—固沙林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封沙育林育草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治理模式,并成功试验示范3000亩。

该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也为八步沙“六老汉”科学治沙提供了示范样板,为我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类似区域治沙提供重要科技支撑。科研人员不仅提出了固沙剂与沙生植物在雨季快速恢复技术,还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引进了许多新技术。由于成效显著,该项目荣获2005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评为甘肃省林业十大科技成果。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徐先英和团队又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甘肃省重点项目“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及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运用生态农业的理论,建立土地合理利用的模式,在灌木资源综合利用、沙化土地改良、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不同的试验模式,为新垦绿洲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为全球治沙提供“中国方案”

甘肃分布着库姆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18%和28.34%。甘肃也是治沙活动开展较早的省份,在防沙治沙领域,有一批一流科研机构,几十年来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队伍,在防沙治沙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甘肃”。甘肃的治沙实践和探索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为治沙贡献了甘肃智慧。

徐先英在治沙研究领域成绩突出,曾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农学院学习,并先后取得了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做博士后,还担任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

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徐先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与日俱增,开始在国际视野下审视防沙治沙,不断参与国际项目,与国际治沙人频繁交流。他先后参加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 “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与持续农业”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非洲荒漠化国家防治沙漠化技术合作与沙产业开发”和“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利比亚沙漠区干旱预警机制及适应技术研究”。

除了项目的带动和钻研,徐先英和团队还把甘肃的治沙故事讲给了世界听,先后培养了80个国家1000余名治沙科研人员,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新装备、新模式以及新技术。

“将甘肃的治沙故事讲给世界听”是徐先英的初心和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与沙为伴、潜心治沙39载。在甘肃荒漠化防治的历程中,正是许许多多“徐先英”,共同打造了科技治沙的“中国样板”。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我国绿色发展成果如何?感受数据里的“绿水青山”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