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科尔沁沙地不屈的治沙人

2024-02-20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68

我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一名退休教师,我的家乡有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这片沙地曾一度是中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作为一名生态摄影志愿者,我从2012年起开始对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科尔沁左翼后旗“双百万亩”集中治理区进行全方位拍摄,用影像真实地记录防沙治沙的动人故事。

治沙人在治沙现场合影留念,纪念他们共同见证的这段历史。

历史上的科尔沁,有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如画美景。但由于过度开垦放牧,草原失去了光彩,星星点点的裸斑逐渐扩大,连成一片片沙丘,最终变成全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

十几年前,我发现家乡周围的沙地来了不少治沙人,他们为了改变沙地面貌,早出晚归、风餐露宿,像战士一样守在沙坨子里。十几年来,他们硬是用双手将科尔沁沙地从“沙进人退”变成了“绿进沙退”。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定拿起相机聚焦治沙人。十几年来,我在这里拍摄了近万张防沙治沙综合治理和修复的照片。

2014年4月,内蒙古科左后旗“双百万亩”植树造林现场,妇女们挖坑放苗。

2016年,疲惫的治沙人以天为幕、以地为席,短暂地午休。

凡是拍过沙漠的人都知道,在风沙里摄影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十分考验拍摄者的耐力和体力。尤其随着拍摄的不断深入,我不仅需要认真细致地了解治沙项目的相关细节,更要不断前往现场与治沙人、当地百姓聊天,了解治沙进程和效果反馈,还要在拍摄中继续学习治沙知识,这样才更有利于后期针对性拍摄。

拍摄治沙人物的植树现场有一定难度,他们的脸部表情很多时候是看不见的,只能用肢体语言去表现。因为,现场植树大多是在春季里,风大、沙猛,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植树者需要全副武装,对口、鼻、眼、耳做全方位的防护。口罩、帽子、头巾、风镜、手套是他们抵御风沙必不可少的“五件套”。

头巾、手套、墨镜、口罩和帽子,俗称治沙人的“五件套”。这是他们的标配,是抵御风沙侵害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具。他们为了改变沙地面貌,像战士一样守在沙坨子里,硬是用双手将科尔沁沙地从“沙进人退”变成了“绿进沙退”。

记得2015年春季的一天,严重的沙尘暴来袭。看着外面黄沙漫舞,我一度犹豫是否还要去沙地拍摄。最终我还是决定驱车前往项目区植树造林现场,但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即便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沙地依然有人干活。于是,我拿出相机,在沙尘吹得眼睛都难以睁开的情况下,按下了快门。

2017年5月,沙尘暴来袭,黄沙漫天,瞬时阵风达到8级以上,治沙人依然奋力前行。

一些朋友经常问我,这么多年坚持拍摄一地一个主题,吃苦受累,还没拍够吗?我的回答是:远远不够。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很难,但我更享受拍摄的过程。尤其在那些极端天气里,治沙人让我一次次心生敬佩,我希望把这些人物形象记录下来,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知道曾有哪些人为治沙而拼尽全力。

2018年8月,面包车是他们唯一的遮阴处,午饭后大家一起小憩。

经过不懈治理,沙地长出了“摇钱树”,家乡开始由“治沙”变为“用沙”,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

2022年7月,治理后的科尔沁沙地吸引了许多骑行爱好者,每到节假日他们结伴前来打卡。

2022年9月,沙地上的“塞外红”小苹果成熟了,果农正在分拣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翻看这十几年来拍摄的照片,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亲眼见证了科尔沁沙地从“枯木黄沙”到“草木茂盛”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些原始照片,别人不会觉得这是同一个地方。我想,这就是摄影的记录力量,这更是治沙人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的防沙治沙奇迹。

2023年4月,又是一个春天,治沙人再次运送树苗前往沙地造林。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今日的中国,万物并秀,生机勃勃,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华维光)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新春走基层 | 郑州绿博园的“花”样新年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