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福利和我国第一部《沙漠治理》讲义
在我们的父辈中,20世纪50年代初有这么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怀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抱负,由首都北京支援西北各地,脚踏实地,艰辛探索,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力量。江福利教授就是这批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
江福利,安徽省安庆人,1902年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林学家。1931年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毕业后到黑龙江省立农业学校任教并担任教务主任,后被聘为北平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助教,抗战初转任西北联合大学及西北农学院讲师。1939年后历任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森林科副教授、教授兼主任、《西北森林》(1943年创办)主编、华北林业试验场场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系主任,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筹委会副主任。1952年借调筹建内蒙古林学院,后任扎兰屯林校副校长、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副队长,1959年末调内蒙古林学院,1960年学院经中央批准后建立了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沙漠治理专业,1965年编写了第一本《沙漠治理》讲义,是中国沙漠治理教育和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江福利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开展西北黄土高原造林、林木种子萌发生理及种子特征、北京西山雨季造林研究,翻译《世界林业资源》(上册,1936年),发表《中国北部主要林木种子的发芽与氢离子浓度关系的研究》,是我国种子生理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林业、沙漠治理教学研究工作。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发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号召,一场把沙漠由黄色变成绿色的战斗打响。1958年5月,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江福利参加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并任副队长,对西北六省(区)的沙漠进行了考察。他提出了治理沙漠应该以生物措施为主,主要是以植物固沙为主的综合治理、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主导思想。由于江福利长期在西北地区工作,深感该地区沙漠及沙漠化对国计民生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改造利用沙漠的必要性及紧迫感,他将全部精力和心血投身于他早年就立志献身的沙漠事业。在进行沙漠考察和建立治沙试验站的工作中,他深刻认识到,从事沙漠治理需要的既不是纯林学人才也不是纯地学的人才,而是需要既有地学基础又有林学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
1959年10月,正在内蒙古磴口试验站工作的江福利接到调令,被调到内蒙古林学院工作。当时他认为在中国创办一个沙漠治理专业很有必要,于是编制了一份沙漠治理专业教学计划,并拟出一份既包括地学理论、又包括生物学基础的治沙专业第一份课程体系,向学院党委提出设置沙漠治理专业的建议。该建议呈报中央批准后,沙漠治理专业于1960年8月第一次向全国招生,但专业教材仍然是专业建设的一大问题。1963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治沙教研室,为了解决专业教材问题,江福利着手编写《沙漠治理》讲义,1965年2月由江福利、齐之尧、芦玫、张光林合编的《沙漠治理》由内蒙古林学院刊印。
《沙漠治理》共345页,约16.8万字,包括10章37节。江福利等在编写《沙漠治理》的过程中没有可借鉴沙漠治理教材的成功模式。他们在翻译了大量的资料基础上,系统总结我国沙漠治理取得的成功技术,自创系统独立完成。该讲义不仅阐述了治理沙漠的任务、意义、历史等,而且把沙漠的成因、流沙特点、植物生长发育特点等主要内容阐述得非常清楚、易懂,这就是该讲义的理论性。讲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和技术性。讲义中的知识和技术学了就能用,实际上这些技术都是中国实践沙漠治理技术的系统总结。如第七章沙地的综合利用,第八章铁路防沙,第九章治沙规划设计,这些技术直到现在都在采用。讲义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技术理论与技术的可考性。讲义中的每一章都系统地列举了参考文献,所有的理论与技术都有来源。《沙漠治理》是我国第一本沙漠治理讲义,也是一本集基础知识、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治理技术于一体的高水平著作,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称为沙漠治理的奠基之作。
在完成编写《沙漠治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江福利教授深感沙漠治理需要系统科学理论支撑。1980年春,他又支持徐东翔副教授编写了《植物干旱生态生理学》(1984年修改刊印)。该讲义分为6章,包括植物生态生理学的发展和任务、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植物对温度胁迫的反应、植物的抗盐性、逆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成为当时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著作。
在编著《江福利年谱》过程中,我们认真研读了《沙漠治理》讲义,深深被他们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所折服。当前,我国正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员到现场去,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来支撑这一工程建设。江福利教授这些林业先辈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行动,有成果,实实在在地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确实是我们的榜样,值得后来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学习与借鉴。(王希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推动绿色转型 共护美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