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护“绿色家底”
近年来,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坚决守护“绿色家底”,持续在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下功夫。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5400公顷,占广东省红树林面积的51%,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19.9%。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目前记录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26种、鸟类314种、鱼类134种、昆虫300种、大型底栖动物544种。
2018年,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牵头编制了全省首部针对红树林保护的地方规章——《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成为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2024年,保护区积极支持和推动湛江市制定了全省首部红树林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条例》,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红树林保护工作的职责和分工,条例的颁布施行,构建形成“国家—省—市—保护区”红树林湿地保护四级制度体系。
创新建立“局—站—点”三级巡护模式,加强联防联控,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引入智慧化监管技术,通过无人机航拍和高频次卫星遥感监测进行红树林湿地资源监测,构建起“高空智慧监测+低空人力巡护”监管体系,实施保护区全境航拍,快速、准确地捕捉到病虫害和生态破坏情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信息整合,实现保护区资源可视化管理和分析。近一年多以来,制止各类破坏红树林行为超70起,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30余份,有力有效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资源。
近年来,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除入侵生物互花米草750亩、有害生物鱼藤460亩,吸引社会公益资金完成造林修复面积200余亩。实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调查,连续21年开展鸟类监测,监测调查物种逐步从鸟类拓展至红树林植被、渔业、微生物、浮游生物等,资源监测体系持续丰富完善。强化调查数据综合分析,科学评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状况和保护管理成效。
同时,保护区还致力打造“1+4”红树林宣教体系,建成以宣教中心为主阵地,金牛岛宣教点、高桥宣教点、雷州管理站宣教点和雷高镇宣教点为支撑的红树林科普宣教格局,为红树林宣教活动深入县区和乡镇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发挥红树林湿地生态资源优势,先后与湛江市建立12所红树林环境教育试点学校、5所湿地实验学校,并将红树林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生态教育课程。以“广东省第一批自然教育基地”建设为依托,开展自然教育课程编写、自然教育导师和志愿者培训、自然教育宣传系列活动。近一年多以来,组织开展各类自然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40余场,宣教对象累计超过20万人次。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名家学者齐聚清远探讨“生态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