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戎装 染绿沙海
“植树造林,挡住风沙,也是在保家卫国。”退伍近20年来,殷红海扎根南疆,治沙造林,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践行着铮铮誓言。
向风沙宣战
殷红海,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防沙治沙中心主任、胡杨林场党支部书记。2004年退伍后,他主动提出留在南疆基层一线,被分配到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工作。
麦盖提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殷红海对当年的一场沙尘暴至今记忆深刻。“当时,政府鼓励农民建小拱棚种植经济作物,我们和村民共同精心管护着一棚棚瓜苗,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把农民致富的希望全毁了。”殷红海回忆说,“沙尘从远处翻滚袭来,我连忙叫村民一起去固定小拱棚上的塑料遮布,刚走到地方,沙尘暴已经铺天盖地刮了过来。刹那间,天昏地暗,一米开外什么都看不见,脸被沙子打得生疼,眼睛更是被迷得睁不开。”殷红海和村民拼命压紧遮布想护住小拱棚,可短短几分钟后,塑料遮布、树枝、瓜苗都被吹上了天。“所有心血白费了,别提心里多难过了,连手指甲盖被掀掉了都没感觉到。”看着农民满是沙尘的脸,看着被吓哭的孩子,殷红海心中酸楚,同时也下定了决心:向风沙宣战,保卫家园。
扎进沙海造绿洲
2012年秋季,麦盖提县启动实施塔克拉玛干沙漠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吹响进军沙漠植树造林的号角。
沙漠里连草都不长,能把树种活?当时很多人心里有疑虑。第一年栽下的新疆青杨,虽然发了芽但是不生长,形成了“僵苗”“老头苗”。第二年情况依旧。殷红海在查阅大量资料、请教了多位专家后综合分析,树苗之所以僵而不长,很可能是因为沙地贫瘠、含碱量大。他带领10名管护人员,选择苗木生长最弱的3万亩林地,试着给树苗补充微量元素,果然,小树开始生长了!经过多年摸索,殷红海总结出一套经验,从挖坑、施肥、植树到精准轮灌、病虫害防治,大大提高了树木成活率。
工程实施11年以来,殷红海等人常年驻守沙漠一线,带动全县干部群众累计完成造林46万亩,累计定植新疆杨、胡杨、沙枣、红柳、文冠果、梭梭等生态和经济林木46万亩2.3亿株,成活率超过95%。茫茫沙海边缘,筑起一道东西长20公里、南北长50公里的绿色长城,风沙得到有效遏制,麦盖提县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2010年相比,全县森林覆盖率从6.4%提高到11.11%,绿洲森林覆盖率为29.33%;沙尘天气由150多天减少到50多天;年降水量由50多毫米增加到100多毫米。
绿色来之不易,护绿更需精心。
走在一片刚种下树苗的沙地,青杨、沙枣刚刚冒出小芽,梭梭才二三十厘米高,每棵树苗的根部都包上了铁丝网。“这是为了防野兔、黄羊啃食。”殷红海说,这几年,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不少野生动物也频频现身。
近年来,麦盖提县完成生态林及天然胡杨林抚育20万亩、飞机防治20万亩、胡杨林引洪灌溉15万亩。
胡杨林场联合邻近的农三师48团、巴楚县夏马勒林场等,建立森林防火“五共”机制,解决了林区距离县城较远且防火力量薄弱的问题。林场还成立了森林草原消防应急小分队,按照部队作风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林场森林草原防火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黝黑发红的面容,是殷红海常年在沙漠烈日下奔波的印记,有时甚至连续半年吃住在沙漠腹地,回来后连孩子都认不出他,妻子有埋怨但更多的是心疼。他安慰妻子说,治沙虽然辛苦,但十分有意义。他看到一户人家的房子被沙子埋了一半,住户已经搬走,可两年后再经过此地,发现那户人家重新修缮房子,又搬回来了。
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更坚定了“与沙斗”的决心:“我们就是要和沙漠争地盘,沙进人退,人进沙就会退。治沙造林是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要治沙也要致富
每年2月,梭梭林里套种的大芸进入收获期,殷红海都要组织村民对开花的大芸进行采种,精选留种用于明年的接种。
在沙海播绿的同时,殷红海也在不断探索实现经济效益的路子。2018年以来,麦盖提县将生态林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在梭梭林套种大芸,目前全县大芸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大芸收益统一分配给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户能拿到近1000元的种植收益分红。此外,引导农民种植苹果、新梅、石榴等经济林,发展鸡、鸭、鹅、蜂等林下养殖,通过以林养林、以林富农,走出一条沙漠治理、沙产业开发、农民增收致富“三结合”的生态治理新路子。
近年来,殷红海先后被评为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在他任职期间,麦盖提县防沙治沙中心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刀郎生态肉苁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让绿洲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美,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就是我的奋斗目标。”殷红海说,“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我们要坚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持之以恒推进植树播绿,为全县群众创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幸福家园。”(尹素萍)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