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松多目标育种群体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科研成果评价
8月24日,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对亚林所等单位完成的“国外松多目标育种群体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专家委员会由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南京林业大学季孔庶教授担任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详细听取了项目组成果汇报并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该成果在高通量表型和庞大基因组遗传分型等育种群体评价技术方面创新性显著,并在国外松育种群体的生长、材性和松脂等性状遗传变异特征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经十余年潜心研究,采用表型组、基因组等组学技术研究国外松多目标育种群体构建与良种选育,创新建立了活立木弹性模量(MOE)和基本密度(DEN)的材性无损评估模型、无人机遥感的树高和冠幅等高通量智能生长预测模型、转录组和靶点测序分型(GBTS)分子探针的基因分型和全基因组选择(GS)技术,克隆、鉴定了与松脂产量和抗旱相关的8个湿地松烯萜类TPS-d亚家族基因,筛选了5个高松节油含量湿地松品系,解决了种质来源复杂、基因组庞大的国外松遗传评价困难等难题。
该项目在实施期内构建了适合不同区域、不同育种目标的核心育种群体,研发了种子园矮化、优质高产等良种繁育关键技术,制订了国内首个湿地松、火炬松培育技术行业标准,在7省建成国外松育种群体12个,新收集评价资源910份,资源保存、测定林6452亩;建立改良代、二代及高产脂无性系种子园10个、采穗圃2个,审(认)定国家或省级良种20个,遗传增益15%以上,生产良种7900 kg,解决了国外松高世代良种数量不足、目标定向不清等问题。完成授权国内外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3件,主编、参编国内外专著4部,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TOP期刊论文7篇。该成果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我国国外松产业提质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李迎春)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