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喜看飞鸟相与还

2023-08-07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74

夏日骤雨,忽来忽去。一大团云,急匆匆赶过来,拧下一阵雨,又急匆匆赶往别处去。刚刚还是雨花四溅,转眼间雨脚顿收,湿地上洒满亮晶晶的“珍珠”。

7月的骄阳穿云破雾,霎时间照彻一眼望不见边际的湿地。远处水光潋滟,架起了一道七彩虹桥;近处地面上,饱满的水气正在烈日下浮漾、蒸腾……

骤雨过后,天朗气清。每一片青翠的草叶尖上,都好像闪耀着一个小小的“太阳”。一团团明净的水涡里游动着云影。云朵遮住太阳的一刻,水涡和草地立刻变成一幅气韵生动的水墨画。

武汉被称为“江城”。这座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特大城市,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今天,又因护水而美。很难想象,一座城市竟然拥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湿地面积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18.9%。因此,武汉也被称为“百湖之市”“湿地之城”。

在武汉,长江以南,低矮的山丘与洼地之间,东湖、沙湖、南湖、严西湖、竹子湖、汤逊湖等,以及位于城市远郊的青菱湖、野湖、梁子湖、斧头湖、牛山湖等众多湖泊,星罗棋布;长江以北,自东往西,有月湖、墨水湖、龙阳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三角湖、汤湖等湖泊。此外,在汉江的巨大水系上,又有东大湖、张毕湖、竹叶海、杜公湖、涨渡湖等大小湖泊。

武汉的湖泊大多属于浅水湖泊。在这些湖泊周边,容易形成一片片水草丰茂、波光潋滟的湿地。生活在武汉和附近的人们,喜欢把这种长满苇草、菖蒲、水葱等植物的湖汊湿地称作“水荡子”。

这些湿地中,包括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沉湖湿地,以及6处国家级湿地公园、4处省级湿地公园、5处市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这么多湿地的城市,并不多见。

在这些湖汊湿地上,一年四季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它们守护着湖汊湿地,使其变得更加清澈透亮。这些水生植物,有的长着修长的茎叶,可以从水底挺出水面,像芦苇、花叶芦竹、荷、千屈菜、菖蒲、水芹菜、梭鱼草等,就叫“挺水植物”;有的从小到大都漂浮在水面上,就叫“浮水植物”,如浮萍、菱、水浮莲、睡莲、凤眼莲等;另有一些,从早到晚总是沉在水中,只有到了开花时,才把花茎、花朵露出水面,它们就叫“沉水植物”,如苦草、竹叶眼子菜、水盾草、金鱼藻、狸藻、狐尾藻等。武汉的湿地里生长的各类水生植物超过400种,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有水荡子的地方,就有鸟禽栖息。水草丰茂的水荡子,为鸟禽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食物资源。每一片水荡子,都是各种候鸟、旅鸟和留鸟的幸福家园。

候鸟迁徙,那真是一道壮美的生命奇观。每年,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候鸟往返迁徙。全世界目前已知的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9条,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是当中候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条,每年迁徙的候鸟近500种,光是水鸟就多达5000万只。对于全世界的候鸟来说,这条迁徙线是最为“拥挤”“繁忙”的一条“生命大动脉”。

武汉的湿地,是候鸟在这条迁徙通道上的一处重要栖息点和越冬地。

2022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一支爱鸟护鸟志愿者团队特意选择在这一天,进行仔细观察和统计。结果发现,仅仅这一天,就有逾10万只候鸟组成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从数千公里外远道而来,落脚在武汉的湿地。

候鸟飞临之时,无论在武汉的哪片湿地上,都能见到尤为壮美的景观:鸿雁、豆雁、白额雁和斑头雁,编队飞过辽阔的长空;身形轻盈的野鸭们,呼啦啦地踩着水面降落,密麻麻地铺满水面;翅羽洁亮、颈子修长的大白鹭、苍鹭、草鹭和蓑羽鹤,会率先占据岸边的高树、塔台等“瞭望高地”;迟到的牛背鹭、池鹭、鸬鹚和黑翅长脚鹬,就在湖岸和水荡子边摆开一字长蛇阵,仿佛在列队等候望眼欲穿的志愿者们;而拖家带口的灰雁家族,随后也一群又一群列队飞来……

在众多的候鸟和留鸟群里,偶尔会发现一些特别出众的踪影,爱鸟护鸟者们称之为“绿野仙踪”,如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有灰鹤、白琵鹭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过,要说武汉的湿地里最大的候鸟种类,非野鸭家族莫属。

盛夏时节,茭白吐翠,荷花千里。这时节,一阵骤雨过后,仔细一看,每一片水荡子上,都会浮动着翅羽洁亮的野鸭。

“数鸭鸭”,是爱鸟护鸟志愿者们对定时去湿地观察野鸭活动的戏称。这些志愿者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每天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者,还有年轻的大学生、中学生。他们分工有序,又相互合作,配合起来十分默契。他们在全市各处湿地设立了60多个鸟类监测点,常年坚持观察、拍摄、调查、守护等工作。时间久了,这些人也被称为“鸭鸭迷”。

他们每个人都有专门的任务或特定的观察、监测对象,分头负责记录不同鸟类的出现时间、地点、数量、行为以及是否有人为干扰等信息。有的“鸭鸭迷”还是湿地的巡护志愿者,每天会骑着摩托车或单车,沿着湿地周边的堤岸来回巡查,查看鸟儿们有没有遭到非法活动的威胁,有没有偷捡野鸭蛋的人,有没有游人擅自进入湿地,甚至留下给鸟儿带来潜在危险的物品等。

大家身上的装备也是各式各样。有的配备了观察用的专业望远镜和无人机,以及报警用的喇叭、装鸟食用的口袋,甚至下水施救时需要的救生衣和救生圈等。

每年从不爽约、总是如期来到这里栖息的野鸭,常见的有麻鸭、花脸鸭、绿翅鸭、针尾鸭、灰秋沙鸭、白秋沙鸭,以及红头潜鸭、凤头潜鸭、斑背潜鸭等。其他常见的水禽,还有豆雁、白额雁、斑头雁、鸬鹚、苍鹭、翠鸟、黑水鸡、秧鸡等。

夏季在武汉的湿地里繁殖的候鸟,叫夏候鸟;冬季飞来这里越冬的候鸟,叫冬候鸟。夏候鸟一般春天里就早早地从远方飞来,在湿地里觅食、嬉戏、求偶,然后在苇草丛里安家、做窝、产蛋、孵化和养育小鸟。无论是夏候鸟、冬候鸟,还是在候鸟迁徙途中,偶尔“加盟”进迁徙队伍的旅鸟,再加上常年定居在这里的留鸟,它们都用自己的翅翼和生生不息的欢唱,与这座“湿地之城”,与众多的爱鸟护鸟者,结下了深厚的情感。

这当中,青头潜鸭尤其值得一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青头潜鸭被列为“极危”等级;在我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里,它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14年,一些爱鸟护鸟者在武汉府河湿地“数鸭鸭”时,意外发现了数只青头潜鸭的“仙踪”。这一发现,让“鸭鸭迷”们欣喜若狂。他们随即展开分工合作,每8人一组,共有5组,在府河、沉湖、梁子湖等湿地区域,分别选定了“样线”和“样点”,实施了一次“地毯式”搜索。结果令人喜出望外,他们记录到的青头潜鸭竟然有306只。

在此后数年间,他们乐此不疲,持续追寻和记录青头潜鸭每年从俄罗斯和中国东北地区“南迁”武汉的踪迹。直到2020年9月,他们得出了一个准确的数据:青头潜鸭越冬期各地的同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共记录到青头潜鸭个体1500多只,其中湖北有672只,主要栖息在武汉府河、梁子湖和沉湖等湿地区域。

青头潜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再加上斑背潜鸭等,它们长相相似,很难区分。尤其是群鸭飞起或集体降落时,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恐怕是不敢直视那遮天蔽日、铺天盖地的画面,遑论去辨认和区分它们的真实身份。

但是每月一次坚持去湿地“数鸭鸭”的“鸭鸭迷”们,渐渐积累了一些识别野鸭种类的经验。比如,凤头潜鸭有个明显特征,它的头顶上有一撮“小辫子”。如果头顶上的“小辫子”不太明显,那就再细看眼圈和羽毛。还有一种白眼潜鸭,最明显的特征是眼睛周围长着白色眼纹,羽毛则是铁锈红色的。

还有的从“实战”中摸索出一套方法:不要急着去分辨和追寻具体目标,先抓紧时间用相机把密集的野鸭群体拍下来,拍得越多越好,回家后,再在电脑上放大、继续放大,然后仔细辨认要寻找的目标。这时候,不少志愿者只恨自己的手脚不够麻利,相机的镜头不够长。

这当中有一些发现,会不时给“鸭鸭迷”们带来惊喜。比如,罗纹鸭和绿翅鸭的种群数量非常庞大,每个群体少说都有上千只,细心的观察者有时会从密密麻麻的罗纹鸭和绿翅鸭群里,发现里面“混进”几只白秋沙鸭。这样的意外发现,常常让爱鸟护鸟者们获得一份惊喜感甚而是小小的幸福感。

“鸭鸭迷”们之间,还有一个默契的约定:无论是谁,不管在哪里,发现和拍摄到了不断飞起的野鸭群,尤其是拍摄到不断飞起的青头潜鸭,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这样大家就可以放心了。在众多的湿地鸟类中,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青头潜鸭。青头潜鸭家族今年是不是又添小鸭了?它们又拥有了哪些新伴侣和新邻居?今年初夏才出生的小青头潜鸭,身上的“鸭绒”能帮助它们抵挡住湿地上的风雪,让它们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吗……所有这些,都是大家不约而同的牵挂。

当然,好消息总是不断传来,并且一夜之间就会通过微信群,传到所有“鸭鸭迷”那里。

去年春天,武汉豹澥湖湿地新增了一处青头潜鸭的集中繁殖地,竟然孵化出了51只小青头潜鸭仔,到初秋时节,51只一只也不少,全都长大了。

那些日子里,微信群里几乎同步“传送”“直播”着这批小鸭的成长过程:

“今天,又有十几只毛茸茸的小鸭仔一起破壳出世了……”“鸭妈妈正领着小鸭们在草地上玩耍……”“鸭妈妈带着十几只小鸭在荷叶间戏水,小鸭也许是玩累了,正挤在一片大荷叶下乘凉,鸭妈妈守护在一旁,好像时刻都在听着荷叶丛里的动静……”

为了监测小鸭们每天的成长状态,巡护员和志愿者们事先在鸭妈妈可能领着小鸭们经过和玩耍的地方,安装了好几台红外相机,实时拍下了小青头潜鸭珍贵的日常生活画面:有小鸭们互相啄闹、追逐的情景,有它们学着妈妈的样子伸长颈子,尽量让身体大面积接触到凉爽的荷叶的姿态,还有它们故意拥挤在一起,在荷叶遮挡出的阴影下“乘凉”的样子……

在小鸭们出生约70天后,它们身上那些青头潜鸭的特征渐渐显现出来,同时开始展开长出新羽毛的翅膀,练习飞翔了。

除了豹澥湖湿地,还有牛山湖湿地、府河湿地祁家湾一带,都有小青头潜鸭繁殖出生的消息发布。通过各种比对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在野鸭大家族里,青头潜鸭之所以会变成“极危”一族,显然与它们生性“娇气”的生活习性有关。青头潜鸭对栖息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称得上是环境质量好坏的“指标生物”。和众多的飞鸟旅伴一样,青头潜鸭之所以愿意在武汉的湿地栖息和生养后代,正说明了这里的环境质量是可靠的,有资格成为鸟儿们的家园。

根据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年报的统计,2016年迄今,武汉鸟类历史记录种类从365种增加至430多种。年报里,还收录了武汉重点湿地鸟类监测公益项目里的2000多份监测记录,以及200多份鸟类救助记录。数字是枯燥的,但飞鸟们的生命之歌生生不息,响彻云霄,与天光水润的湿地同在。

有野鸭群不断飞起、有飞鸟相与还的湿地,才是大美湿地。不用说,在江城武汉,所有的“鸭鸭迷”依然会年复一年、忠诚地守望在每一片湖岸和湿地边缘,像等候来自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一样,等候着野鸭、雁群等所有的候鸟们从远方飞来。(徐鲁)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天鹅湾生命的悸动与热烈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