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千湖之省湿地延续高光时刻

2023-02-03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10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开篇即湿地。诗意与湿地在2500多年前就已牵手。

深冬,千湖之省迎来高光时刻,绚丽多彩的湿地处处沙鸥翔集、鱼翔浅底,成为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

荆楚大地,长江、汉江与古云梦泽交织,留下星罗棋布的湖泊,孕育出全国最大的江河湖泊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这是一张人类共享的亮丽名片。

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14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举行,武汉、湖北、中国湿地保护实践为全球瞩目。

水资源大省孕育湿地大省

湖北因水而兴,因江而盛。

作为水资源大省,湖北也是少有的湿地大省,湿地形态多样,既有长江、汉江、清江等河流湿地,又有洪湖、梁子湖、长湖等湖泊湿地;既有三峡、丹江口等人工库塘湿地,又有神农架大九湖、咸丰二仙岩等沼泽湿地。

全省湿地总面积174.6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4%。目前,湖北拥有国际重要湿地6个、国家重要湿地8个、省级重要湿地54个,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66个、省级湿地公园38个、湿地保护区(小区)72个,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一、第三位。

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全方位保护、全流域修复、全社会参与,将湿地保护与长江大保护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建立起湿地保护的四梁八柱——

规划先行。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长江生态环境重大修复工程,有序开展退田还湖还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加强湿地保护,加强长江、汉江、清江流域的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干支流互动,将湿地保护纳入《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

立法撑腰,制度护航。省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湖泊保护条例》《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耕地河湖草地休养生息总体方案》,持续完善湿地保护的省级法规规章,将湿地保护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让湿地生态补偿、退耕还湿、退垸还湖有章可循。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实现省、市、县、乡、村全覆盖,层层压实各级党委、政府湿地保护责任。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近几年,湖北省将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湿地保护修复面积等纳入绿色发展考核、“三农”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事项,倒逼湿地保护责任落实。

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实施湿地“三退”(退垸、退田、退渔)17.86万亩,累计腾退岸线149.8公里,405家沿江化工企业完成关改搬转,破解化工围江典型经验得到国务院高度评价。

倾心呵护珍稀物种家园

湖北湿地面积广、形态多,动植物资源富集,分布有麋鹿、江豚、白头鹤、野菱等73种国宝级珍稀濒危物种。

1月10日,鹊鹞、白尾鹞、白腹鹞、日本松雀鹰、普通公式、红脚隼等10余只珍稀猛禽一天之内密集现身沉湖湿地,场面蔚为壮观。这是江城人持续多年修复湿地、修复生态的结果。

每个湿地都有人类与“国宝”们的故事。

吴炎生,黄梅县下新镇良种场职工,曾在龙感湖附近包田种稻养虾。每年冬天,数以万计的天鹅抵达湖区,啄食稻茬,与虾苗争食。他和乡亲们只得放鞭炮、敲锣驱赶天鹅。不愿离开的鸟儿发出阵阵鸣叫,在天空盘旋。2018年,保护区斥资1400万元买断良种场20年经营权,退耕还湿,并种植300亩水稻不收割作为鸟群的口粮。

随着龙感湖生态越来越好,乡亲们种植的虾稻米因为绿色生态身价上涨。吴炎生逢人便说:“都是小天鹅带来的福气。”

张圣元,洪湖市螺山镇阳柴湖村村民,曾以捕鱼、捕鸟营生。2003年,他成为洪湖湿地一名协管员。大湖拆违、退垸还湖、生态搬迁……10多年来,他亲历了一系列抢救性保护举措,眼见洪湖告别竿连竿,再现浪打浪。如今的他,不但坚守巡护岗位,还成了村里的生态宣传员,获评省环境保护政府奖。他说:“看到洪湖又变美了,比什么都高兴。” 

曾经,人鸟争食、人鹿争地。

为了给“国宝”们留下珍贵的家园,如今,湖北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生态环境与农业农村等部门将选择题变成了综合运算题,握指成拳,形成合力,科学提升湿地保护水平。

全省对各类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分类施策,实行三级管理,避免一刀切。其中,对国际与国家级湿地实行最严格管理。各级财政专列专项资金,对辖区湿地保护区进行补偿,提高农户保护湿地积极性。

全省5公里以上河流的管理范围全部划定,755个湖泊的管理范围全部划定,江河湖库湿地的管控边界全部实现精准落桩。每年开展重点区域、重点物种动态监测,开展秋冬季水鸟同步调查,出具年度湿地监测报告,掌握湿地资源变化动态。结合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海绵城市示范创建,建设人工湿地、河湖生态缓冲带,改善城市湿地生态环境。2022年,湖北又启动城市小微湿地和乡村小微湿地建设,进一步推动湿地进村入城。

为了减少人与“国宝”们争地,规范湿地利用活动,湖北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占用湿地遵循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原则,加大对重大工程占用湿地监管,严防湿地变“失地”。

对逐渐退化的湿地,加紧进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水上水下一体化保护生态修复。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修复退化湿地13.94万亩,完成长江和汉江两岸造林112.59万亩,长江岸滩复绿超过856万平方米,有效修复了江河湖库湿地水域与岸线生态。

随着生存环境稳步改善,石首麋鹿保护区麋鹿从最初引进的64头发展到2500余头,全部实现自然繁衍。近几年,天鹅洲保护区江豚数量每年增加8%,已达百头。

3.5亿吨储碳量潜力无限

保护良好的湿地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

2022年底,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历经一年调查,确认沉湖湿地碳汇量达12.55万吨,碳汇价值约600万元。

2021年以来,湖北省林业局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湿地碳汇调查。调查显示,全省湿地储碳量约3.5亿吨,可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湖北湿地力量。

如今,湖北正解锁湿地保护利用密码。

依托湿地的秀美景色,各地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武汉东湖、神农架大九湖、洪湖、梁子湖、网湖等一批湿地成为城市地标,吸引游客打卡。湖北省林业局通过定向扶持、产业转移、吸引社会资金、社区共建等方式,鼓励湿地周边地区开展符合湿地保护要求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等活动,促进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相协调。

“湿地是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瑰宝,蕴藏巨大的生态价值,关乎每个人的福祉。”湖北省林业局局长王昌友表示,下一步,湖北将完善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省级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编制《湖北省湿地保护规划》,确定各地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目标,督促地方政府履职尽责。(赵辉 陈永生)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云端叙相思 幸福零距离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