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年度盘点 | 科技司:科技引领创新赋能 林草发展注入动力

2023-01-15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25

科技引领创新赋能 林草发展注入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坚持“强基础、活机制、优管理、提效能”工作思路,以实现党建业务双提升为目标,以巩固成果持续用力、提质量上水平为统领,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引领能力。

应急科技揭榜挂帅项目启动会

创新体制机制

聚力科技攻关

建立科技支撑各业务司局工作对接机制。按照“一个业务司局、一位中国林科院(竹藤中心)班子成员、一个研究所、N个科研创新团队”模式,形成业务司局出题,中国林科院(竹藤中心)各研究所答题的长期稳定支持业务司局工作机制。牵头组织开展中国林科院体制机制改革调研工作,形成《关于促进中国林科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成立塞罕坝生态文明研究院,组织开展塞罕坝新时代发展战略研究。开展以使命导向管理改革试点,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获科技部、中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

聚力关键技术开展研发攻关。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全程参与“科技创新2030—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与农业农村部共同推进“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十四五”期间在林草板块拟部署杨树、松树、苜蓿3个林草物种精准育种技术体系研究共9个项目。配合科技部研究部署“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7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22年度项目任务安排,国家林草局推荐的30个项目获批立项,国拨经费近4亿元。配合农业农村部编制《农业急需技术集成转化实施方案》,将油茶、核桃2个木本油料树种生产技术纳入其中。开展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数据更新,增补大型仪器75台(套)。积极向中国工程院推荐“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战略研究”“以竹代塑全产业链创新与集成战略研究”等4项选题建议。配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联合编制《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与科技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推进国家林草局与中国农大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内蒙古、福建、河南、海南、青海5个省区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形成了《林草区域布局与研发需求分析(2021—2025年)》。

扎实推进国家林草局科技项目实施。启动实施“草种优良品种选育”“油茶采收机械研发”2个揭榜挂帅项目,持续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森林雷击火防控”2个在研揭榜挂帅项目,松材线虫病药防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森林雷击火防控项目团队提前发布雷击火预警信息,为火灾扑救赢得宝贵时间。研究部署2023年度应急揭榜挂帅项目,推进新设“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鉴定技术及系统研发”“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技术研发”2个揭榜挂帅项目,延续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森林雷击火防控”2个项目。局重点课题“褐梗天牛与松材线虫病传播研究”成果纳入2022版《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全国潜在森林覆盖率阈值研究》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科技因素基础上,预测到210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大约在28.2%—30.7%之间。批复创新联盟及局直属单位自主研发项目173项,总经费3.6亿元。

科技服务团赴贵州独山海花草基地开展现场培训

加速人才孵化

加强平台建设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林草科技要实现自立自强,必须依靠人才引领驱动。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推荐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员,2人获得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获得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支持。向中国科协推荐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候选人3人、候选团队1个。编制完成《林草科技创新人才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第四批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评审工作。征集局直属科研单位高端科技人才引进需求,会同局人事司反馈中国林科院2022年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学科专业需求。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修订《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编制《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发展方案(2021—2025年)》,首次发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定位观测研究报告2020》。完成已建成166个生态站综合评估,并发布评估结果,评估为“优”的生态站32个,“良”为54个,“中”为56个,“差”为24个。批复新建黑龙江三江平原草原站等5个生态站,生态站总数达220个。

配合科技部开展农业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推荐申报林木遗传育种、林业生物质化学利用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局级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编制局级重点实验室重组方案,加快推进中国林科院和竹藤中心开展局级重点实验室重组试点。批复建立林草有害生物药剂防治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开展大熊猫局重点实验室更名和建设工作,推进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局级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

批复筹建森林认证国家创新联盟等9家联盟,联盟总数达266个。林草创新联盟公众号关注人数稳定增长,全年发文900多篇,总阅读达116万人次。积极推进海峡花卉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工作,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中国油茶科创谷建设有序推进。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编制完成园区整体设计规划,开工建设林草装备研究院、农林机械展示中心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依托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开展国家林草机械装备创新试验示范基地试点工作。

召开创建一流林草科技期刊工作座谈会

拓宽转化渠道

强化科技惠民

2022年,科技司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研究,不断拓宽科技成果“落地”的渠道。

不断完善推广体系。制定《关于加强林业和草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站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监督管理办法》。通过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3000万元,支持晋、赣、湘、桂、黔、青6省(区)推广站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林草局科技推广转化中心筹建。

遴选公布第二批100名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聘任第三批300名国家林草乡土专家。组建乡土专家帮帮团494个。积极探索护林员兼职科技推广员,全国组建护林员互助组689个。

加强成果遴选和成果库建设。组织修订《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办法》,新入库1200多项成果,库存总数达到1.29万余项。组织开展《油茶产业发展实用技术手册》编制工作,与局林场种苗司共同开展油茶良种遴选,评审遴选出16个主推品种和56个区域推荐品种。与局防火司联合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技术成果征集,涵盖可燃物调控、火灾监测、应急通信、防灭火技术和装备等各方面,共收集各类成果293项。

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批复认定国家林业草原古树健康与古树文化、木质材料循环利用、国家储备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工程中心,对整改到期的4个工程中心整改情况进行验收,提出了具体处理意见,编撰《国家林业草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1年度报告》,对115个工程中心的建设运行情况及工作成效进行分析总结。

扎实开展科技服务。印发《关于开展林草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积极推广“1+N”科技服务模式,全国组建推广员包干组3323个,组建科技服务团252个。组织召开“林草高新技术进青海”推进座谈会,部署推进林草高新技术进青海工作,黑枸杞、食用菌、花椒等服务团赴青海实地开展科技服务。积极推进“林草科技进兴安”活动,《林草科技进兴安活动方案》明确60项任务。策划启动“林草高新技术进新疆”和“林草高新技术进西藏”活动。举办油茶、刺梨和文冠果水肥一体化现场推广演示活动。为中林集团和局西北院牵线搭桥,拟建设线上林产品和实用技术交易平台。

积极推进科技帮扶。协调中国林科院、竹藤中心等局科技口单位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贵州省林业局,统筹740万元,在4个定点县新立

项实施海花草种植、森林认证、竹质集装箱房屋组装等12个科技帮扶项目。组建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1+N”科技服务团,深入贵州省独山县和荔波县开展油茶、山桐子、无患子、海花草、刺梨、林下经济等林草产业技术指导服务。组建3个“1+N”林草乡土专家帮帮团,国家级林草乡土专家联系帮扶周边林农发展油桐、油茶和竹编等产业。

全国科普日主创互动体验

深化科学普及

提升科学素质

组织开展科技大讲堂宣讲。举办11期国家林草科技大讲堂培训直播,邀请69位专家讲解春季造林绿化、经济林栽培利用、林下经济、木竹加工、森林经营和林业灾害防控等实用技术,累计收看直播量超过1270万人次。通过央视频、学习强国、抖音、快手、微信视频等媒体发布大讲堂等技术培训视频700余条,累计播放量突破4000万次。在林草科技推广公众号上刊登信息1600多篇。

不断提升科普工作水平。邀请科技部人才科普司有关同志解读中办、国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组织有关单位学习文件精神。

举办“走进林草科技 共建美好家园”全国科技活动周轮值主场活动暨2022年全国林草科技周活动。联合科技部等部门共同主办“科普援藏活动”和“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等全国科技周品牌活动。组织有关单位参加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活动,其中,北京林业大学代表队荣获全国二等奖,国际竹藤中心代表队荣获全国三等奖,科技司荣获优秀组织奖。参加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和科普微视频大赛。联合中国科协、科技部等18个部门主办全国科普日活动,联合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开展系列林草科普活动。落实国家林草局和中国科协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开展科普双进活动,向中国科技馆赠送国家公园系列宣传视频,联合开展全国林草科普讲解大赛。

制定《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评价规范》,认定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制定《国家林草科普专家库成员遴选工作方案(试行)》,开展推荐国家林草科普专家库成员。举办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普讲解大赛,全国27个省(区、市)123家单位的173名选手参赛,决赛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人次。国家林草局推荐的3名选手荣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奖,科技司荣获优秀组织奖。

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

标准质量为先

护航健康发展

坚持以科学一流标准引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林草产品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不断深化林草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开展林草标准化战略研究,撰写《新时代林草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新时代林草标准化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积极推进《林业和草原标准化管理办法》修订,编制形成包括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二十八大类的《林草行业标准代号和范围》。构建林草新型标准体系,涵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31个专业领域,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500余项,实现履行职能和业务全覆盖。同时,组织构建新型林草领域地方标准体系和新型林草团体标准体系。

强化林草标准化组织建设,推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成功申报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软木技术委员会(TC87)国内技术归口单位,批复筹建野生植物、林草工程建设、林草应对气候变化3个行业标委会。组织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76项,下达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63项,获批发布国家标准22项,批准发布林业行业标准90项。推荐申报《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外文版立项,推动《湿地术语》等4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指导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加ISO/TC23/SC15自行式林业机械国际分标委、ISO/TC23/SC13动力草坪和园艺设备国际分标委、ISO/TC23/SC17手动便携(手持)式动力草坪和园艺设备及林业机械国际分标委工作会议。组织召开林草领域标准采用国际标准视频培训会和林草标准化管理培训班。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和《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森林》技术文件制定发布工作。

组织开展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召开2022年林草标准化工作座谈会,指导地方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在《中国绿色时报》发表《森林认证标准助力林草高质量发展》等3篇专题文章,解读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开展了标准化知识应知应会100题活动。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费本华通过中国标准突出贡献奖最终评选。

研究制定《2023—2025年省级食用林产品质量监测指导性意见》,强化食用林产品应检尽检和检测结果使用,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监测网和安全网。组织各地林草部门和林产品质检机构开展2022年林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监测四大类49种产品及7种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共2437批次。指导提升林业质检机构能力建设,组织林业质检机构能力验证活动,举办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线上培训班,开展林产品检验检测技能比武,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切实保障北京冬(残)奥会食用林产品安全,加强供奥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供奥食用林产品供应企业(基地)“一品一人”和“一企一档”管理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北京冬(残)奥会食品供应安全万无一失。2022年受到国务院食安办、北京冬(残)奥组委会表扬。

深化“六个一”

党员作表率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深化拓展“六个一”学习品牌活动,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举办12期科技讲堂,4名司领导围绕走好第一方阵、牢记初心使命、加强纪律建设、务实高效工作等内容为全体党员讲党课。召开科技口单位及林草科技期刊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会议,加强林草科技期刊管理,制定《科技期刊管理办法》,制定支持期刊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评选31家林草科技领军期刊和重点期刊,遴选15篇优秀论文、15名优秀编辑,组织读评和评估工作。

深入开展“我是党员我作表率”活动,加强与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和大兴安岭集团十八站林业局党建联学共建。在《绿色党建》上刊登稿件40余篇。科技司党支部被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工委、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直属机关党委授予“四强”党支部称号,支部建设情况被纳入自然资源部党建品牌建设案例,科技司工会获得职工友谊赛优秀组织奖。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部署林草重点工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