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奋斗者 正青春丨陈飞:亚洲象北移南归路上的守护者

2022-12-03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103


陈飞,1987年生,现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以来,他一直从事我国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工作。从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从深夜的办公室到高寒的羌塘无人区,都留下了他青春奋斗的身影。2021年,他带领专家团队全程参与云南亚洲象北移南归监测与安全防范工作。十年来,他主持完成20余个、参与完成60余个科学考察、规划项目,荣获2022年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陈飞和被救助的野生亚洲象的合影

在国际舞台上,他代表中国发声

在刚刚于巴拿马闭幕的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十九届缔约方大会(CITES CoP19)上,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向与会各国代表讲述了去年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成为美谈的亚洲象北移南归、人象和谐的故事。陈飞说,参会的缔约国为超过600种野生动植物制定了新的国际贸易法规,而包含亚洲象和非洲象在内的大象议题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陈飞: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对国际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制成品的进出口实行全面控制和管理,以促进各国保护和合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这次大会,我们重点讨论52项物种提案和91项政策议题,比如缔约方能力建设、生计、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参与等议题,还讨论了河马、鲨鱼、蛙类、龟类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是否列入CITES附录等决定,其中就包括关于亚洲象和非洲象的大象议题,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与人类共生共存的野生动植物,同时为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陈飞(左)代表中国在CITES CoP19大会上发言

“我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合法贸易贡献力量,还源于陈飞对这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硕士阶段,陈飞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学专业学习,深入了解生态学、动物学等方面知识;2012年毕业后,他就如愿加入国家林草局西南调查规划院,开展自然保护相关调查和研究。陈飞说,与大自然“打交道”,会让他内心感到无比宁静。

陈飞:我对自然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出生于湖北公安县,它是长江边的一个县。小的时候我经常会在田间放牛,看牛儿们吃草。风轻轻地吹,我就静静地看着草丛中的蚂蚱、树干上的天牛,觉得特别好玩。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去西藏墨脱考察,看到那些参天巨木、看到阳光洒在植物上,我都能感受得到植物光合作用时那种向上生长的力量。这种景象一直吸引着我把对自然的热爱和工作联系起来,所以2012年毕业后我就加入了国家林草局西南调查规划院。这十年中,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去年亚洲象的北移南归了……

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合影(左四为陈飞)

一路追踪,他和团队为“人象平安”保驾护航

亚洲象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3个州市,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去年,一群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最后在人类的悉心照顾下平安回归原栖息地。而陈飞和他的团队,就是这群休息时时而“躺平”、时而身体“内卷”,一路“逛吃逛吃”的“短鼻家族”北移南归路上的守护者。

陈飞:追象过程大家可能想象不到,高温、蚊虫都是家常便饭了,更多的是熬夜、危险以及心理压力。因为大象通常昼伏夜出,晚上行进速度快,我们必须保持对它们的实时监测,整夜整夜地在野外。象群在凌晨五六点会睡觉、休息,我们也抓紧时间休息,然后又要比它们早起,开会分析讨论下一步的任务分工。就这样循环往复,持续了一百多天。毕竟是野生动物,我们在追踪它们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危险的情况。有时候会“弃车而逃”;有一次我还紧急爬上瓦房的房顶,大气都不敢喘……现在想想,虽然惊险,但都挺值得回味的。

卡车排成“长龙”,一路护送亚洲象回家

一边担心着沿途群众的安全,一边又怕象群受到惊扰,陈飞和团队成员以及专家组、指挥部与当地政府提前谋划部署,最终帮这群“外出度假”的亚洲象选定了一条最合适的回家之路,创造性地通过食物引导、卡车排成“长龙”阻拦等方式,让象群从桥上安然跨过元江,回到它们的家园。而这群“丛林巨兽”让全世界瞩目的同时,也引发公众对中国亚洲象保护前所未有的关注。

陈飞:全球范围的亚洲象、非洲象的数量都在减少,但是我们国家的亚洲象数量在逐年上升。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政策的严格保护、公众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等方面原因。这次亚洲象北移南归过程中,我们对亚洲象的监测和保护对世界范围内的公众都是全程“透明”的。那些可爱的画面、动人的故事,确实激发了公众对人象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极大关注。国家对亚洲象的保护管理、安全防范、人象冲突缓解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也在默默地做一些基础研究和思考,为国家保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目前,这群北移南归的亚洲象群状态非常好,有些在保护区原始森林里面,有些会在保护区边缘的森林和农田活动。所有个体健康状况都很好,在途中出生的象宝宝也茁壮成长,现在已经长胖了300多公斤。

亚洲象北移南归途中,相关信息全程向公众通报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

话语间,陈飞对亚洲象、对自然的热爱溢于言表。在亚洲象保护监测工作的同时,陈飞还深入西藏羌塘无人区,开展藏羚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调查;走进云南热带雨林,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国家公园调查……十年光阴过去,他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物种的丰富多样又有了更多感悟。如今,陈飞还担任着云南大学硕士生导师,他希望把实践当中收获的经验以及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思考传递给下一代,让更多人能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共同目标,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飞在野外考察,采集大象粪便

陈飞:我们的工作其实也是持续的学习过程。长期在西双版纳、普洱等地方工作,我们也学习到很多历史悠久、淳朴的生态哲学。云南傣族有句古语,“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云南很多地方都有“竜山”,就是村庄附近的小型原始保护区,这是村民自发地保护、崇拜的区域,人与自然的关系就烙印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其实大家会发现,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思想就是要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青春独白】

我心目中的青春,是充满朝气活力、充满干劲的。让我觉得特别自豪和幸运的,就是能在最好的年纪、最好的时代,去一线参与到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地保护工作中。回忆起参加这项工作的十年间,云南亚洲象大摇大摆地通过元江大桥,高原精灵藏羚羊成群结队地迁徙繁衍,海南长臂猿无忧无虑地在热带雨林里惬意栖息,这些我亲眼见证的万物共生美景都在激励着我继续前行、忘我奋斗,绽放属于青春该有的光彩,争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青年先锋。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综述:“大熊猫情缘”成就中比生物多样性合作佳话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