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先生|胡锦矗:和大熊猫的风云际会

2022-08-16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3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让我们走近保护国宝的“国宝”——胡锦矗的“熊猫人生”。

胡锦矗,1929年生于四川开江,动物学家,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他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他曾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建立世界第一个大熊猫生态观察站,曾任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是我国大熊猫研究的标志性人物。

客厅里几乎每一样摆件都是大熊猫造型,93岁的胡锦矗安静地坐着,学生替他张罗准备接受采访。他解释说自己眼睛不好了,看不清楚。学生讲他的身体情况时,他微笑不语,直到被问到大熊猫生态研究,他的眼睛亮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大熊猫的起居、活动情况、生活情况,白天做什么,晚上做什么,一年四季做什么,老的少的有什么不同,我们把这些叫做活动节律。另外就是研究它们的繁殖、求偶,研究它们的保护情况、栖息环境……”

胡锦矗接受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王娴采访

独创“胡氏方法”

胡锦矗的研究围绕着大熊猫的生态,事无巨细。这一切,从1974年我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开始。

提到最初的研究,胡锦矗说,“以前熊猫的活动节律国内基本上所知不多,一是因为熊猫数量少,另外它住在原始森林里面,研究工作进行起来就很困难。过去没有工具,很难看到熊猫。”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掀起“熊猫热”。作为唯一拥有大熊猫的国家,中国对“国宝”的分布、数量等情况却不甚了解。国家要求在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开展资源调查。1974年,45岁的胡锦矗受命组建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带队去卧龙找大熊猫。

胡锦矗(左)在野外工作。图片源自西华师范大学

双脚踩在山林间的泥土上,眼前却难觅大熊猫的踪影,所见最多的是它们的粪便。胡锦矗尝试通过记录粪便位置、测量粪便中竹秆的咬节长度,来还原大熊猫的生存状态。

“不同年龄的大熊猫,嘴的大小不同,牙的距离不同,咬节的长短就不同。 咬节30毫米以下大概是三岁以下;三岁以上到了快成年、成年,一般是36~40毫米之间;到了老年是40毫米以上。根据咬节长短,就可以了解它的大体年龄阶段。”

胡锦矗用一根笔比画着熊猫的“咬节长度”,笑着模仿熊猫的啃咬动作。“越年轻牙口越厉害,咬竹子咬得很脆,一丝一丝的。到了老的时候就不行了,只能把竹子咬扁。”

用“咬节长度”标记熊猫的年龄,再结合其他观察,记录标注每一只大熊猫的生态习性,胡锦矗的这套方法后来被总结为野生大熊猫调查的“胡氏方法”。四年时间,川、陕、甘的2459只大熊猫,特别是四川省的1915只大熊猫,就被胡锦矗和队员们用这样的方法“找”到了。

建立“五一棚”

很多年后,人们说胡锦矗是我国大熊猫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却开玩笑说自己是“半路出家”。1957年,28岁的四川开江小伙胡锦矗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毕业,志愿回到四川,被分配到南充师专(今西华师范大学)筹建生物系。

到南充,是国家需要;研究大熊猫,也是国家需要。1978年,胡锦矗牵头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海拔2500米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

胡锦矗(中)与同事在牛头山上建起“五一棚”

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胡锦矗解释,熊猫生活的地方海拔一般在2000~3600米之间,海拔高度2500米是熊猫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

观察站不过是一些简易窝棚,取名叫“五一棚”,因为从厨房到取水处需要走51级台阶。“‘五一棚’有7条观察路线,每天都要到一条观察路线上去看,发现脚印就追踪脚印,发现粪便就追踪粪便。”

胡锦矗说,熊猫食量很大,一天吃竹叶大概不到10公斤,吃竹笋可以吃30公斤。而且熊猫一天要排好多粪便,大概一百团,一团粪便将近半斤重。

胡锦矗(右)对野外捡到的大熊猫粪便进行称重

偶遇“龙龙”“珍珍”

以“五一棚”为起点,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开始步入正轨、走向国际。胡锦矗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外籍学者合作,给那些偶然捕获的大熊猫戴上“无线电项圈”,再放走它们慢慢观察。

“根据项圈发出的信号就知道大熊猫在什么地方,然后跟踪了解它一天在什么地方活动。它们一般在凌晨四五点开始活动,还会睡午觉,午觉过后,大概下午三点多一直活动到晚上七八点,之后又要休息一段时间……”

胡锦矗用无线电追踪大熊猫

1981年春天,两只熊猫被佩戴了颈圈,胡锦矗给雄性3岁大熊猫起名叫“龙龙”,雌性成年熊猫起名叫“珍珍”。

胡锦矗和大熊猫,图片源自西华师范大学

和大熊猫的相逢瞬间是工作中的火花,让胡锦矗的研究报告充满生趣。“‘龙龙’拱肩垂背地坐在捕捉圈中,使人觉得这是一只温驯而单纯的动物,陷入只能听天由命的困境。‘珍珍’特别厉害,它把木头都咬成了碎屑。”

每天结束工作回到帐篷里,胡锦矗把记录资料的表格、书都枕在头下入睡。

胡锦矗(右一)和外籍学者一起工作。图片源自西华师范大学

爬山很厉害的胡老师

第一次大熊猫调查和国际合作研究之后,胡锦矗回到南充师范学院教书,不过,他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山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乘明自1985年起跟着老师胡锦矗来到“五一棚”工作。

“胡老师爬山很厉害。第一次到野外跟着胡老师爬山,他一直告诉我们,你们爬山要悠着点,慢慢走才能走得持久,才能够走得远。我们刚开始就跑,高兴就跑,跑几步走不动了,就歇在那里了。但是胡老师一直是慢慢走,到最后,他总是超我们。”

胡锦矗在指导研究生。图片源自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很多合作者,包括外籍专家都津津乐道胡锦矗的体力和爬山能力,讲起穿行在山里的日子,胡锦矗有一种特别的轻松。他说,那些日子过得十分开心。

2000年,胡锦矗以78岁的年纪“退休”后,依然每天在办公室工作。他一生的遗憾,是精力有限,培养的学生还不够多;一生的骄傲,也是关于学生——“动物研究所搞大型动物和熊猫研究的,全是我的学生!”

退休后的胡锦矗在实验室给学生讲授知识。图片源自西华师范大学

见证熊猫保护的每一步

从成都出发向西北方向140多公里,见到云雾中的连绵山峦,就到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不能进入,游人站在山间也可以望见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几乎每十年进行一次的大熊猫调查直接推动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近年,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成立,一条“熊猫生态走廊”横跨川、陕、甘三省,全国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在此栖息繁衍。

大熊猫国家公园

从“五一棚”的51级台阶开始,胡锦矗见证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的每一个向上脚步。“80年代只有1000多只,90年代有1400多只,到了接近2000年的时候是1860多只,现在大概有2000只以上。”

胡锦矗说,未来大熊猫会越来越多。“它们生活环境越来越大、栖息地越来越宽了。”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王娴。胡锦矗老师对大熊猫的熟悉、了解程度很难有人企及。他的手很温厚,拉着我抚摸家里的熊猫雕塑。我遗憾没有在老人年富力强时有机会跟他到山林中找熊猫。如今,他的眼睛看不清了,但当他把书里的图表举到一两厘米近的地方,他还是马上识别出来,兴奋地告诉我,这是昼夜节律,熊猫生活的规律。

从那个兴奋的神情里,我看见爱,对大熊猫的爱,对山林里草木、生物的爱,对他一生事业的爱。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2022年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普讲解大赛决出一等奖10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