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林草高质量发展 | 安徽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

2022-07-27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77

安徽以深化林长制改革为抓手,持续加强环巢湖湿地群保护修复,把巢湖打造成“最好名片”。 刘鸿宾摄

清水入湖、水草丰茂,飞鸟云集、鱼翔浅底。这是今天的巢湖。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为打造巢湖这张“最好名片”,近年来,安徽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创新湖泊治理模式,实施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环湖泊湿地群。

工程围绕生境、水系、水质、水量等湿地保护核心问题,以十五里河、南淝河等37条主要入湖河流、河口及滩涂湿地为重点,规划建设10处湿地。日前,随着肥东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最后一道工序的落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筑起了保护巢湖的天然生态屏障。

环巢湖综合治理,探索与创新贯穿始终。

健全的体制机制为环巢湖湿地保护护航。合肥市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为环巢湖湿地保护筑起制度屏障。在湿地保护修复机制、湿地补偿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制定了《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考核办法(试行)》,落实财政奖补政策;出台了《环巢湖十大湿地管养导则(试行)》,有效巩固环巢湖十大湿地建设成效。

守湖有责实现了“全覆盖”,护湖有力形成了“一盘棋”。合肥市将环巢湖十大湿地纳入林长制重点项目,建立四级林长责任体系,持续推动环巢湖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将南淝河口十八联圩湿地建设纳入整体项目,整合多部门财政资金系统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成立合肥市湿地保护协会,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加入巢湖湿地保护,规范环保行为。

合肥持续开展巢湖生物资源调查研究,围绕水质、水量、水草、水鸟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实施湿地生态监测。探索实施环湖小微湿地、生态廊道、保护空缺分析等系列项目,逐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湿地保护管理实践样板。

环巢湖十大湿地,建设与管理成效逐步显现。

自工程实施以来,环巢湖湿地生态功能持续提升,十大湿地蓄洪量达2.3亿立方米,年净化巢湖水体能力达2亿吨,在入湖污染拦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十五里河湿地主要指标氨氮、总磷污染物削减率平均约为20%—30%,溶解氧浓度平均提高约20%。十八联圩湿地项目使进水氨氮由每升6—7毫克降至2—3毫克,总磷由每升0.5—0.6毫克降至0.2—0.3毫克。湿地生物资源更加丰富,调查结果显示,环巢湖十大湿地维管束植物数量由2019年的293种升至562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由2019年的约108种升至303种。越来越多珍稀鸟类选择在巢湖越冬、栖息,“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素有“国宝”之称的东方白鹳、“红腿娘子”黑翅长脚鹬等陆续现身巢湖湿地。

城湿和谐共生图景正在呈现。环巢湖十大湿地以自然恢复为主,立足湿地现有地形地貌,严控建筑景观类项目,最大限度减少土方工程,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环巢湖十大湿地修复植物配置正面清单》突出了“适地适树,适湿适草”理念,乔灌草结构合理的稳定植物群落,营造出更加多元的湿地生境,满足了水草生长、水鸟栖息和公众观光。(周敏 王明胜)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首批林草科技领军期刊重点期刊名单发布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