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捷文村:第一本新版林权证诞生的地方
青山环抱的捷文村 武平县林业局供图
福建省武平县捷文村,一个青山环绕的小山村。与周边大部分村庄一样,这里风光秀美,邻里和睦。就是这个小山村,在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1年,捷文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山到户,试点林权证换发证,诞生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正因如此,捷文村被誉为“全国林改策源地”。
顶住压力要林改
“你们给我站住!”2000年的一个夜晚,时任捷文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永兴,拿着手电筒追赶偷砍树木的村民。
“那时候山上树木是公家的,你不砍他砍,大家就都偷偷去砍,砍1棵树的钱够一家三口买上1个月的菜哩。”李永兴说。由于山林产权模糊,乱砍滥伐屡禁不止,久而久之,青山变成了秃岭。为了保护山林,捷文村党支部成立了党员志愿护林队,夜以继日巡查巡护。
偶然的机会,李永兴听说县里要开展林权证换发证试点。他意识到,这是能改变乱砍滥伐状况的绝佳机会。他积极反映情况,表达开展试点的强烈愿望,终于得来成为试点村的机会。
李永兴组织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反复开会讨论,作出了分山到户的决定。这个决定引来诸多非议,甚至有人质疑捷文村私分集体资产。面对重重阻力,李永兴没有回头。他说:“光山靠不住,只有靠支部,我们必须要为村民、为历史担起这个责任。”
经过3个月的反复勘定研究,山终于分下去了。2001年12月,捷文村村民李桂林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捷文村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林改经验。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2002年6月21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武平县调研时作出重要指示,这让捷文村的试点登上了全国林业改革历史的舞台。
林下找发展
在进行林改的20年里,捷文村一直都在寻觅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发展项目。
林改之初,李永兴选准烤烟种植作为发展方向。村干部带头种、党员试点种,经过两年的尝试推广,村民收入都有提高。“村里有水平,带我们种烤烟获得了成功,现在还领办了林业专业合作社。”这次,村民们又把希望寄托在了村党支部上。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财林一开始也犯难:“树都是砍了卖钱,不砍树,干什么才能挣钱?”当过兵的李财林能吃苦、爱琢磨,他带着村两委干部往山里钻、往外面跑。他发现,在山上经常能发现野生灵芝,而毗邻的江西也在人工种植灵芝,那捷文能不能种呢?
筛选品种、试点种植、成立灵芝专业合作社……如今捷文村已经发展林下种植紫灵芝近5000亩、产值达3000余万元,获评福建省“一村一品”(灵芝)示范村、省级紫灵芝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村。
不仅是紫灵芝,捷文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先后成立专业合作社4家、村级公司1家,打造了紫灵芝、富贵籽等6个林下特色种养基地,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
重整行装再出发
“得知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里的林子变密了,乡亲们的腰包变鼓了,贫困户们也都脱贫了,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继续埋头苦干,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好林下经济、乡村旅游,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2018年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捷文村群众来信作出重要指示。
近年来,捷文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持续探索推进林业配套改革,成立林权收储担保中心,推广普惠金融产品“惠林卡”,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村森林覆盖率达84.2%,森林蓄积量达19.3万立方米,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1600元增长至2021年的28860元。
捷文村着力推进美丽乡村、森林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了林下经济科教馆、党建主题公园、国家森林步道等一批项目,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基地。
探索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可行路径,捷文村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系列碳中和科普研学课程,建成零碳乐园,逐步打造碳中和未来乡村,更好推动林下经济产业提质升级。
林改20年,捷文村已徐徐展开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迈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黄山 傅凯峰 刘昌如)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