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在前不久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对话海南”分论坛上,一段视频吸引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来自热带雨林里一个个珍稀动物,用不同国家的语言向大家“问好”……这一声声特别的“问好”,传递着自然之声,更是一场关于生态文明的对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福建、江西、贵州和海南等省份先后开启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20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发布。这些来自试验区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对于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贡献智慧 积极探索有效模式
作为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旨在通过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综合性试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有效模式,引领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
今年4月18日,在福建三明市召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一则当地村民用碳票给女儿作嫁妆的故事,让与会专家们饶有兴趣——去年5月份,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领到了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首张林业碳票,而张林顺正是把碳票给女儿作嫁妆的村民之一。据悉,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现有生态公益林3197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14万元。
“从过去无新房、无水泥路、无路灯的三无村,到如今的‘碳票第一村’,常口村之变,正是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有力证明。”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晶说。
福建省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近年来,扎实推进26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取得了38项重大改革成果,特别是人水和谐共生的保护与发展模式、水土保持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以“林票”制度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模式、以“生态银行”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模式等,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福建智慧”。
同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江西省,近年来致力于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力做好治山理水和显山露水两篇大文章,实现了经济发展高质量与生态环境高颜值的协同并进。从景德镇转型发展、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获国务院表彰,到与福建共创武夷山国家公园的“靖安模式”,以及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赣南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仅在2021年,江西省就有35项改革经验和制度成果加快落地实施。
贵州省按照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要求,以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为总体目标,持续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2988万亩,治理石漠化5234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1.51%,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88%,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改善。与此同时,贵州通过建立生态建设脱贫攻坚机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扶贫工程,生态脱贫及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引领 关键改革不断破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最严格的制度和法治保障,也必须发挥全社会智慧和基层探索积极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前行。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确保了基层探索的风险可控,同时,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又可以迅速推广基层的成功经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说。
据介绍,福建、江西、贵州和海南4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从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夯实环境质量底线、明晰资源利用上线入手,系统梳理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每项指标和要求落实到管控单元里,固化在工作台账上,一个地方在生态环境资源约束下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有章可循,一目了然。
经过5年多努力,4个试验区率先构建了生态文明制度框架,建立起一批基础性制度,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各试验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20个部门梳理总结形成9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涉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环境治理体系等14个方面。
伴随着关键性改革不断破题,试验区生态治理效能大幅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比如,在探索权属与分类标准并存的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上,福建等省份创新思路、大胆改革,将国土空间范围内各类自然资源统一到土地利用现状“一张图”上,边界统一、分类管理,为进一步确权及要素顺畅流动打下了扎实基础。
划红线,从源头把好生态建设关口;抓保护,在过程中强化监管护航。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作用得到发挥。但也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在巩固提高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着力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现机制,在更高起点上深化试验区建设。
绿色转型 持续释放发展红利
近日,《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正式对外发布。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福建将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省战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双碳”工作有序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质量更高,节能减排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生态系统质量巩固提升,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到2035年,率先建成美丽中国福建示范区。
江西则立足绿色生态这一优势,提出将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同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之地、示范之地,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今年初,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贵州省“十四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贵州在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7个方面的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了贵州绿色发展的“硬指标”:到2025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0%。
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中央赋予海南“三区一中心”发展定位之一。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海南谋划实施了一批标志性项目,引领绿色投资和消费,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海南将始终牢记保护生态环境这个“国之大者”,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呵护生态“金字招牌”,探路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海南样板。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已形成了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格局,一批来自基层的经验举措在全国示范推广;未来,试验区的“苗圃效应”将持续释放,绿水青山将转化为更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金山银山。(经济日报记者 顾阳)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