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他们在鄱阳湖守护候鸟
鄱阳湖的候鸟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本报记者 钟南清 本报通讯员 文思标
有民谣唱道:“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江西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多达60万-70万只,其中白鹤数量最高超过4000只,占全球98%以上。
为了守护这些珍贵的候鸟,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1983年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保护区干部职工巡护在湖区一线,书写了一段段人鸟故事。
何耀东:何家第三代护鸟人
何耀东是沙湖站的一名护鸟员。
小时候,他常跟着爷爷和父亲、姑姑到鄱阳湖看候鸟。2012年,他应父亲何守庆的号召加入保护队伍,成为何家第三代护鸟人。
新华社微纪录片《国家相册》曾介绍一位97岁老人守护白鹤的故事。那是何耀东的爷爷何绪广,鄱阳湖保护区创建的元老之一。
1982年,退休的何绪广成为江西省鸟类科考队的向导。在他的引导下,科考队在鄱阳湖发现了200余只白鹤,刷新了当时世界上已知的白鹤数量。1984年12月,他和鸟类考察队的专家发现840余只白鹤,再次刷新纪录。
何绪广的巡护足迹踏遍了整个保护区。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他在湖滩上发现一只受伤幼鹤,便蹚着齐膝深的湖泥挪过去,成功将其救了回来。他把幼鹤养在家中,照料了一个多月,直到幼鹤康复。
何绪广是大家公认的“护鸟神”。他的怀里总揣着一叠折坏变黄了的“文件”,时常挨家挨户宣传护鸟知识。他还曾两次在巡湖过程中受伤,最严重的一次摔断了4根肋骨,住了1个月医院。
早期的保护区条件艰苦、人员短缺,何绪广就动员儿子何守庆、女儿何红进入保护区工作。兄妹俩曾一起在常湖池巡护点蹲守。说是巡护点,其实是一个四处漏风、没有水电的小木屋,点煤油灯照明,烧柴火做饭。
高翔:从鸟盲到鸟类专家
都昌站是高翔的出生地。刚上班的时候,他对候鸟的认知几乎为零。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他萌发了用相机记录鸟类的想法。
都昌区域栖息的水鸟和林鸟种类多、数量大,一些物种在整个保护区都很少见。高翔累计写下20多万字的巡护记录,拍摄了6万余张鸟类照片和近26万张工作照,记录了都昌区域内104种水鸟、151种林鸟,视频记录了150余种鸟。通过自学鸟类图鉴,结合自己拍摄的照片,高翔给都昌范围内的鸟类做了一部属于自己的“花名册”,包含9万多字的文字介绍和1700多张精选图片。
父亲曾嘱咐他:“保护好鄱阳湖,也是给下一辈留下一笔珍贵的自然遗产。”
对于父亲的嘱托,高翔始终记在心上。参加工作26年来,他的总巡护路程超过16万公里,足够绕地球4圈。
陶端基:村书记的护鸟之路
陶端基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退下来,应聘成为一名护鸟员。外出巡护时,即便湖区没有道路,凭着经验,他依旧可以驾驶拖拉机到达目的地。湖区道路异常颠簸,一天下来年轻的站员都被颠得腰酸背痛,但老陶却一脸轻松。他说,我开了八九年,每年开拖拉机下湖巡护六七十次,已经习惯了。
巡护工作充满危险。2018年12月,巡湖中车子意外掉入坑里,致使老陶鼻梁骨折,血流不止。但老陶只休息了几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老陶不怕得罪人,对于偷鸟毒鸟等违法行为从不包庇隐瞒。他曾协助破获多起猎杀候鸟的重大案件,也受到过死亡威胁,但他不后悔。他说:“鄱阳湖就是我的家,候鸟就和我的家人一样。只要我还能动,就要干下去。”
鄱阳湖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越冬候鸟逐年增多,已有381种。保护区11个基层保护站,实行车、船、无人机天空地立体巡护;环湖4市15个县(市、区)拧成一股绳,爱鸟护鸟成为全民行动。
国际鹤类基金会创始人乔治·阿基博重访鄱阳湖时说:“白鹤从34年前的1400只发展到如今超过4000只,感谢中国政府与民间人士为保护白鹤所做出的努力。”
白鹤在2019年成为江西省鸟,是对这群护鸟人的最高赞许。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