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红色圣地 看绿色新貌|四川红原:追寻草原上的红色印记
如果用颜色定义草原,那么,红色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大草原最耀眼的底色。因为,这片大草原上曾走出一条“红色之路”。
1935年6月,红军长征经过红原,这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时期。为纪念这片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原,周恩来总理将其命名为红原。
红原是阿坝州唯一的纯牧业县,位于阿坝州中部,平均海拔3500米,全县天然草场面积1164万亩,其中可利用优质草场面积1121万亩,草地上暗河密布,到处是深不可测的泥潭。
近年来,红原县委、县政府结合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特点,提出建设草原经济示范基地、民族团结和谐福地的发展思路,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着力培育生态绿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走出了一条具有红原特色的绿色、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草原因你格外鲜艳
1936年8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左路纵队的部分指战员,从阿坝县出发经红原县渡过蜿蜒西流的嘎曲河,经日干乔踏上广袤草地、茫茫泽国的艰难之旅。
当年的红原草原,气候恶劣,年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时而烈日炎炎,时而雨雪风暴,红军队伍就是在“行路难、缺粮难、御寒宿营难”的“三难”中过草地的。红军在草地上行军是很小心的。因为,草地上走的路是一层草根结成的泥潭,踩在上面绵绵的,每踩一脚都扑哧、扑哧地冒水,走的人多了,就会破坏草根的拉力使人陷进泥潭,不少红军战士在饥寒交迫中长眠在这片草地上。
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任务,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在茫茫的草地上,野草遍地,毒草丛生,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是很不容易的,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轻则使人中毒,重则可能致人死亡。那时候,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前头。见到一种草,他总是首先尝一尝,找到一种能吃的草,然后马上去告诉兄弟部队。因此,在草原上留下了张思德尝百草的故事。
来到日干乔大沼泽,几个屹立的石头尤为瞩目。石头上镌刻的“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原”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在艰苦的岁月里,红原广大牧民群众不畏少数反动势力的威逼,救助收留了许多因伤病掉队和失散的红军,为红军过草地、越沼泽当向导,把自己家维持生计的青稞和牦牛支援红军。红军长征在爬雪山、过草地、越沼泽的艰苦岁月里,红原这方热土和广大牧民群众给予了长征中的红军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使红军队伍保存了革命力量,为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草原因你一碧万顷
昔日泽国烽烟革命途,今朝红色经典尽风流。
如今的红原大草原上,绿草茵茵、川流不息。沿着公路行驶,两边的草原上,牦牛正三五成群吃着青草。随风舞动的一根根青草,仿佛记录着历史的变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原大草原用“大金山”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近年来,红原县坚持综合治理、靶向施策,系统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完成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774万亩、草原生态修复项目8.2万亩,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年度实施草原禁牧补助476万亩、推行草畜平衡奖励643.15万亩,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130万亩,种植优良牧草61万亩,治理沙化草原6.8万亩,巩固防沙治沙8.9万亩。目前,这里的草原生态恶化状况得到遏制,植被覆盖率超过80%,草原生态系统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轨道。
藏族小伙东尼夺尔杰是红原大草原上的生态护林员,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巡山。“我们每天早上出发,下午回来,5点前要汇报,比如说有火点或者有灾情。下雨天我们也要去看,因为有人借下雨天砍树,还有抽烟的、野炊的。牧民搬家时,我们要去告诉他们这个地方不能烧火。一些藏族牧民不懂汉语,我们也要当翻译告诉他们一些政策和法规。”看似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在东尼夺尔杰眼里确实关乎草原生态安全的大事,不容有半点闪失。
东尼夺尔杰是一名退伍军人,当被问及为什么在退伍后选择当一名生态护林员时,他对记者说:“家乡的建设对我来说很重要,在部队的时候,党教育我要像雷锋同志学习,但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这里还有50多名像东尼夺尔杰一样的生态护林员。当他们听到要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不好意思站出来。看着一张张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他们正用行动守护着这片草原。
草原因你蒸蒸日上
藏族牧民泽郎夺尔基,是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别看他朴实无华,但在发展草产业上却有两把刷子。“我家现在使用的草场有1.3万多亩,有牦牛425头、改良牛32头……”从泽郎夺尔基的表情上,记者感受到他溢于言表的喜悦。
作为红原家庭牧场示范户,泽郎夺尔基在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同时,还抓住发展草业的市场机遇。2014年,他开始采用免耕补播、划破草皮、施肥、封育的方式,建成人工草地1150亩、暖棚375平方米、畜圈300平方米、草库150平方米。有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泽郎夺尔基今年还准备购买大型牧草收割、搂草、打捆、运输机具一台套,预计年内可收贮青干草21万公斤,青干草销售收入将超过40万元。
作为人大代表的泽郎夺尔基,还积极帮扶周围牧民脱贫致富。他承包草场3200亩,租用周边牧户草场9800余亩,雇佣周边牧民工作,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撑。周边牧民不仅能收到租金,还能挣到工资,一举两得。
近年来,随着红原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进特色产业开发、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2010年9月,红原县结合本地畜牧业产业发展,以3000亩村公用草场为基础,组织121户群众成立唐日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唐日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旦真贡告诉记者:“刚成立合作社的时候,121户每户以一头牛入股。现在我们合作社有配套割草机3台、优质改良奶牛150头、暖棚1600平方米,全县率先配备使用1台套挤奶设施,我们的生产车间有200平方米,装配奶制品生产线1条、冻库1个及附属设施、管理用房150平方米、产品展示厅1个。”对于合作社一步步的发展,旦真贡都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我们的酸奶在成都、都江堰等地都有销售,每年销售量达500万-600万盒,还有酥油、酸奶和奶渣。目前,合作社每年经济增收约15万元,辐射带动本地农牧户720户,户均增收600元以上。”旦真贡说。
站在红军长征纪念碑前眺望红原大草原,一条条河流正蜿蜒流动,仿佛当年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印记,那是中国共产党精神源远流长。(记者 王辰)
相关阅读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