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要让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一夜大雪,林海银装,万枝素裹。
早上7点,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两双棉袜、两层棉袄上身,三双手套入兜,伴着“咯吱咯吱”的踩雪声,王红梅出门上山了,“一双手套不够,冻硬了还得换呢。”
过膝的积雪将山路掩盖,一名年轻同事在前探路,王红梅和其他人踩着脚印前行。
“爬坡时要手脚并用,拽着树”“林子里枝丫很多,小心绊倒”……四五公里的山路上,王红梅一边走,一边不住叮嘱。到达作业点,王红梅和同事们已是气喘吁吁,睫毛上结了薄薄一层白霜。
“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伐密留疏……”王红梅拿着卡尺、尺杆,半蹲在树旁连比带画,这是“现场培训”。随后,七八人分头散开,油锯声此起彼伏,王红梅不时进行指导。
晌午时分,轰鸣的油锯停歇下来。这批木材的检尺工作结束后,便是午饭时间。王红梅和同事们寻着背风的草地坐下,围巾和帽子结满冰霜,摘下的手套“笔直站立”,打开保温饭盒,麻花、煮蛋早没了热气,她却吃得很香。
56岁的王红梅,是黑龙江鸡西绿海林业有限公司正阳林场的技术顾问。上世纪80年代初,16岁的她便跟着林场职工上山作业,伐木取材、植树造林,在葱茏山间度过40年。
工人、班长、组长、队长……一步一个脚印,1995年,王红梅走上技术员的岗位。“技术员是造林工作的骨干和支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对着全场林相图研究了几夜,王红梅把1700多公顷的林地分布记进心里,“涝洼地、矸石山、沙荒地,这些无林地块就像森林中的‘皮癣’,一定要消灭!”
王红梅定下每日计划,对各个无林地块逐一踏查,“每个沟岔都要走遍,土块要抓在手里揉搓。”
一锹一镐间,套栽营养杯、立体式种植等造林模式愈发完善,不少无林地的造林成活率从原来不足一成,提升到九成以上。
喜人的数字背后,也有艰辛的造林故事。
“在29林班和8林班的涝洼地,我们前后花了4年时间才找到原因、种活树苗。”王红梅说,“刚开始,春天满怀希望种下排排树苗,5、6月长势不错,但雨季一过,就一株接一株发黄枯萎。”先后栽下的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水曲柳4类苗木,无一成活。
“别逞强了,放弃这几块地,工资也不会少。”有人劝王红梅。
“再支持我一把!不然我这辈子都会惦记着。”王红梅找到公司领导,日积月累的观察让她有了新的判断,“积水难排,我想尝试新的整地方式,用机械翻土,筑成垄状长带,不再穴状整地。”
那年春天的王红梅分外忙碌:在市场挨家打听,确定合适的钩机长度;在地头跑前跑后,拉线定点、刨垄开沟……“雨季我还是两三天一去,每次绿色一点没少!”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光秃秃的涝洼地上苗木成林,成活率高达95%。
王红梅创新使用的“小高台机械式整地技术”,不仅破解了土壤板结问题,增加了土壤、苗木间的亲和力,也让高低土地间蓄排相宜。这项技术很快在全公司推广。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正阳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1995年的1394公顷增加到2021年的160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1%。
2021年3月,王红梅退休。女儿嘱咐她好好休养,可王红梅坐在家里总惦记着林场,“老想打电话叮嘱几句,提醒几句。”
公司同样期盼着她能继续“传帮带”。“林场决定返聘王红梅为技术顾问。”正阳林场负责人赵延平说。那通返聘电话里,两边都很激动,乐个不停,谢个不停。
如今,王红梅依旧与作业人员一起奋战在一线,“只要大山需要,林场需要,就要继续干下去!咱要让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人民日报记者 郝迎灿 张艺开)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