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会商在北京举行
5月31日,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22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会商。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气象中心、内蒙古林草监测规划院、云南草原监督管理站、青海草原总站、宁夏草原工作站等单位的专家及5个省区草原管理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规划院作为全国草原监测牵头单位,从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监测结果、主要亮点3个方面进行了汇报,有关技术支撑单位对草原长势动态及物候、草原气象条件分析、草原有害生物监测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会议认为,报告基于全国1.83万个监测样地,测算得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产草量等重要指标,为摸清我国草原资源和生态状况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数据翔实,方法科学,内容丰富,结论可信。报告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全国草原资源状况、长势动态、生态状况、生产力、保护修复成效等,首次评估了全国草原沙化、石漠化面积、程度及全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草原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草原专项监测,用好各类监测数据,加强草原感知系统建设,发挥数据效能。
2022年全国草原监测呈现八大亮点。一是在兼顾草原监测历史样地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的基础上,创新性采用空间/属性双均衡抽样方法建立了全国草原抽样体系,保证了抽样精度。二是设计了由3条样线、3个观测样方、3个测产样方、1个高大草灌样方组成的草原固定样地,提高了地面调查精确度,实现了样地数据可检查、可复位、可报告。三是充分运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样地数据,在全国分区、分省、分类建立了300余套草原植被盖度、产草量、生物量和碳储量等指标遥感估算模型,建立了图斑监测和样地调查一体化的全国草原监测体系,实现了图斑属性年度更新。四是依托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设计草原综合管理平台,全国一盘棋规划,实现了基况监测、样地监测、多源遥感、物联感知、管护上报等多维、立体、长时序数据的汇聚入库及一张图展示。五是按照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四类功能,首次评估了全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六是依托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权威数据,首次评估了全国草原沙化、石漠化面积及程度,并将数据落实到草原小班。七是首次开展全国种草改良落地上图,以宁夏为试点,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手段开展了草原保护修复成效逐地块评估工作,为草原保护修复绩效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撑。八是首次开展全国草原变化图斑核查处置,有效弥补了草原执法监管的“短板弱项”,打开了草原资源保护从“被动”监管到“主动”出击的新局面。(田海静)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