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防护林体系 助力沙区多元化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构建生态防护林体系 助力沙区多元化发展
沿着黄河“几字弯”顶端行进,6月17日,第二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当天,《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采访。
乌兰布和沙漠在巴彦淖尔市境内面积506万亩,其中磴口县境内426.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77.3%。磴口县为贺兰山与狼山之间的生态缺口,是西沙东移的主通道和华北、京津等下风口地区的尘源地,对保护黄河和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和严峻的生态现状,磴口大力开展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通过“防、治、用、养”等综合措施,成功构建配置合理、结构完善、效益显著的“一网三带”生态防护林体系,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地、封沙育草区、防风阻沙区、农田防护林区和“光伏+生态治理”为主的科学治沙格局,生态治理长效化机制不断健全,境内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选育优良抗逆品种营造防护林
磴口县气候干旱少雨,强风挟带流沙输入黄河,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严重危及黄河安澜。治理好乌兰布和沙漠,对保护黄河、河套平原乃至华北地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治沙造林,优质沙旱生植物种质资源是重要基础。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经过40多年艰苦努力,通过大量引种试验,在当地优选出沙棘、沙林杨等治沙主栽树种。
沙林中心高级工程师罗红梅介绍,以选育生态经济型优良品种为目标,团队开展沙棘种质资源引进收集、良种选育及示范推广等研究课题20余项,通过国家审定认定的沙棘良种有23个,选育出50个优良杂种单株,先后有31个优良品种推广到全国15个省(区)。
“2020年,国家林草局批复沙棘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沙林中心收集、保存了以沙棘为主的国内外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种质资源,建立起种质资源监测、评价、利用体系,服务于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沙林中心副主任张景波说。
沙林中心选育的沙林杨已成为西部地区防沙治沙的重要林木良种之一。
“防沙治沙,树种选择十分重要,既要树体高大、有较好的防风阻沙效果,还要能在干旱地区生存。沙林杨是我们经过多年实验,从20多个品种中通过美洲黑杨培育出来的杂交无性系品种。”张景波说。
沙林杨防风固沙效果好,还能有效控制天牛灾害。天牛能危害新疆杨,而沙林杨则可以引诱天牛在树上筑巢、产卵,并在其侵害木质化部分时使其中毒死亡,大幅度降低羽化率。在新疆杨、沙林杨上,天牛成虫羽化率分别是25%、0.25%。
优质沙旱生植物种质资源为磴口治沙造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磴口大力种植耐旱灌木和抗天牛树种,选用沙棘、沙林杨等治沙主栽树种和梭梭、花棒、柽柳、柠条等优良抗逆植物,采取先固沙后造林、片带结合、多带配置等方法,灵活构建以“一网三带”为主体的防风阻沙林。
在林种、树种选择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在农区套区以乔木为主营造农田防护林,在乌兰布和沙区以灌木为主营造防沙固沙林,在沙漠绿洲区营造以生态、经济兼用型多功能经济林,全县造林模式日趋合理。
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成功探索出“窄林带、小网格、低耗水”模式,全县推广新型农田防护林应用面积56万余亩。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治沙造林面积210万亩,林草覆盖度已提高到37%,每年扬沙及沙尘暴天气已减少到8天左右。
构建防护林网促进农牧民增收
“以前为了对抗沙尘暴、护住粮食,我们都在地里铺上地膜。可就算是铺上了,一场风过来,全吹没了。种玉米,玉米被吹跑;种葫芦,葫芦苗被刮断。”村民杨生金说起防护林网十分高兴,“自从防护林建起来后,村里环境彻底好了,就算偶尔刮风半天也就结束了。除了种地,我还种了李子、杏等果树,既能防风固沙,又能给家里带来经济收入。”
包括农田防护林网,全县“一网三带”防护林体系愈加成熟。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重建了长154公里、平均宽50米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遏制乌兰布和沙漠东侵;在紧临黄河的沙漠区域,以人工造林为主,营造长50多公里的黄河沿岸防护林带;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修建了总长100余公里的穿沙公路,公路两侧建成了乔灌结合的阻沙骨干防护林带。
沙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活力显著提高,牧草种植和特色养殖、蒙中药材、经济林等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亮点。
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应联介绍,适度利用天然牧草地种植饲草,建设区域性有机牧场、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全县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约25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130项,优良牧草种植45.8万亩、年产值9.27亿,建成以圣牧草业、蒙牛园区、克劳沃等为代表的30多个规模化肉羊养殖小区、牧场38座。
抓住沙区适宜种植中草药材的独特优势,全县建立以肉苁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沙产业示范基地,逐年增加甘草、连翘等中草药材种植面积,以王爷地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开发肉苁蓉、甘草、锁阳、枸杞、黄芪等21种内蒙古道地中药饮片。
目前,通过产业治沙,沙区接种肉苁蓉面积12万亩,种植苹果、梨枣、酿酒葡萄、长柄扁桃、黑枸杞等1万多亩,全县沙产业经营主体90余家,经营总面积近80万亩。
截至2022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28.64亿元。
“光伏治沙”成为发展新选择
磴口县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充沛的光能资源、广袤的荒漠沙区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天然优势。
“在现阶段的治沙模式中,光伏治沙是较为先进的治沙模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既解决能源问题,又解决固沙问题,还能改善沙区人民生活。”韩应联说。
如今,磴口县成功引进国华、蒙能、国电等企业建成光伏发电项目,打造万亩光伏产业治沙园区。截至目前,已建成光伏治沙基地近3万亩、装机容量360兆瓦、年发电量近4亿度,并大力发展“新能源+”生态治理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沙漠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在发展光伏治沙产业时,当地遵循“少用水、低成本、可持续、有效益”的光伏生态治沙理念,通过抬高光伏阵列高度、拉大阵列间距,给光伏板下种植灌草留下了充足空间。
在选择板下种植苗木品种时,主栽柠条、梭梭等抗逆乡土树种,固定流沙,并带动种植、中药材、养殖等多业态发展相融合的新技术模式,初步示范面积1.13万亩。
目前,磴口县正按照“光伏+沙产业”协同发展思路,将光伏同沙漠治理、中草药种植有机结合,积极打造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实现固沙面积35万亩,走出一条乌兰布和生态光伏治沙模式的新路子。
环境好了,产业活了。磴口县抓住机遇,向绿色生态环境要效益,实现了农牧民生活持续改善的治沙目标。(果叮咚 郭利平)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