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浙江实施“千万工程”20年 绘就美丽中国农村画卷

2023-07-20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39

今日山青水绿的下姜村 任航路摄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实施范围不断拓展,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推广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内涵不断延伸,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走出了一条造就万千美丽乡村、带动万千农民群众共富的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道路,绘就了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农村画卷。


“千万工程”——

重塑绿水青山造就美丽乡村

一走进衢州江山市贺村镇耕读村,就感到绿化美化“不一般”。不止村庄主干道两旁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每家每户门前屋后的小景观都很讲究。

耕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俊龙介绍,以前村里开采石灰石建水泥厂,挖黄泥建红砖厂,每天空气中弥漫大量灰尘,白天都看不见太阳。老百姓又以养猪为主业,水体污染严重。再加上乱搭乱建的现象,整个村就是个“脏乱差”的典型。

徐俊龙说:“2008年开始,依托‘千万工程’,我们开始对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邀请林业技术人员对耕读村进行了整村绿化设计,对广场、通道、水体、庭院、周边山体进行了全方位的绿化规划。”

走在村间小道上,可以看出耕读村的绿化基于丘陵地貌的高差设计,保留了乡村风貌,在路旁空间、边角地、房前屋后做了大量文章,形成了形式多元的小微绿地体系,特别注重乔灌草花藤搭配和立体绿化,景观高低错落、层次丰富。许多院墙绘制着反映耕读文化的宣传画,墙头还点缀攀缘植物、悬挂盆栽。河道一侧用轮胎做花盆,种着各色小花,充满田园野趣。沿坡道向上望去,偶有农家掩映竹林中,与周围森林融为一体,一派自然和谐的田园景象。

从乡间小道穿出,来到一个小广场,几株古枫香树树冠如盖,成为村民避暑纳凉的绝佳之所。徐俊龙介绍,这几株古树曾经枯萎濒死,经林业部门抢救复壮,这才有了现在的枝繁叶茂。“现在村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3.3%,四季有不同风景。环境好了,吸引了许多搞创作的文艺青年来小住,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徐俊龙说。

记者在浙江采访期间,看到许多乡村都通过环境整治重塑了绿水青山,增强了村民幸福感。如今全国闻名的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也同样走过这样的历程。

下姜村老书记姜银祥回忆说:“2000年时,下姜村是个比较贫穷的村庄,村里没什么像样的产业,老百姓上半年种田种地,下半年就到山上砍木头卖,导致下姜村1.2万多亩山林遭受严重破坏。再加上家家户户都养猪,生态环境特别差。”

实施“千万工程”后,下姜村积极拓展“两山”双向转化通道,走绿色转型发展之路。2004年下姜村开始建设沼气池,2020年铺设天然气管道,全村农户摒弃传统的砍柴生火做饭的方式,使山林植被从源头上得到了有效保护。下姜村还腾出2800平方米的绿化地进行植树造林,建起了生态公园,又将山林收归集体进行补植,建成生态公益林,现在下姜村森林覆盖率已达90%以上。村里如今主要种植葡萄、草莓、水蜜桃、香榧,在淳安县林业局指导下,建成100多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种植黄精、灵芝、白芨等林下中药材。

姜银祥感慨地说:“实施‘千万工程’以来的20年,是下姜村环境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20年。我们2014年开始做乡村旅游,现在每年到村里的游客都有七八十万人次。在产业带动下,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现任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是位“80后”,在下姜村长大,她回忆小时候父辈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大山去”。但2016年,姜丽娟放弃在杭州打拼8年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开起了民宿。她说:“当时我做这个选择,是因为看到家乡已经变成了美丽乡村,满眼是绿水青山,处处鸟语花香。可以说,我就是‘千万工程’的受益者,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我又从一个‘千万工程’的受益者变成了‘千万工程’再深化的参与者,人生价值和意义得到了体现。”

“千万工程”——

发展绿色产业带动群众共富

在浙江,许多村庄都曾依靠采矿、开水泥厂、养猪这些对环境破坏大的产业,“千万工程”实施后,这些村庄向绿色产业转型,并摸索出多种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湖州市安吉县的余村三面群山环抱,秀竹连绵,溪流自西向东绕村而过,自然环境极佳。走在余村街头,极具设计感的民宿、颇有情调的咖啡馆、竹制图书馆、电影院、竹林氧吧、绿色步道、网红花田迎面而来,是当之无愧的全国首个以“两山”实践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

时光倒流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靠着优质的矿石资源成了安吉的首富村,然而换来的却是尘土飞扬、满目疮痍。这样的局面在“千万工程”实施后才实现了逆转。曾担任矿长的老书记胡加仁介绍:“2002年、2003年我们决心关停水泥厂。面对困难,当时我们就鼓励老百姓从事两方面产业:一是发展休闲经济,到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找老年协会,请老年人来余村旅游,30元一天包吃包住。二是发展小作坊企业,用毛竹做一次性筷子。就这样,顺利实现了产业绿色转型。”

在“千万工程”实施早期,余村便是一个转型成功的典范,后来成为“两山”理念发源地,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余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介绍:“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后,余村绿色产业也多了起来。我们不仅在农田区块有水稻、油菜这些作物,在生态修复区块也种上了玉米、高粱等作物,并且通过推进林区精细化管理,在林下种植了竹笋、鸡松茸、中草药等,增加林下经济的产出。生态旅游产业不仅有民宿、农家乐,还有河道漂流、果蔬采摘、生态研学等一系列产业。”

2021年,余村入选首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4000万元。2022年,余村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6.4万元,真正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

俞小平说:“余村不仅自己发展好,同时利用余村的示范带动效应,带动周边村进行整合提升,我们联动周边四个村形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作好经济发展的文章。”

浙江的美丽乡村,千村千面,各有各的美,在探索共富的道路上,也走出了多条路径。

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是实施“千万工程”的“领头雁”,曾作为全球唯一乡村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庄利勤在上海世博会参观“滕头馆”后,就来到滕头村开民宿。“我来滕头村谈合作之初,村里要求我们的建造和运营必须符合滕头村的理念,如果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是要被‘一票否决’的。所以我们在建造和运营中,都遵循生态优先的理念,采用环保等级较高的中央空调,还率先在奉化区采用了共享布草。”庄利勤说。

生态是滕头村的立村之本,也是滕头村超前发展的密码。“滕头村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走绿色发展道路。1993年我们就成立了村级环保委员会,对所有进驻项目进行环保测评,对环评不达标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滕头村党委委员傅海丰介绍,“当年有一家造纸厂想入驻滕头村,预计一年能给村里带来200多万元收入,那时在村民心中是了不起的企业。但造纸工业污染严重,村里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这个项目。至今滕头村已经拒绝了50多个经济效益好但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

2022年滕头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27.9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8万元。在滕头村,处处都能感受到绿树环绕的惬意,村民在绿色发展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滕头村老年协会会长傅央改自豪地说:“我们滕头村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老百姓住房全部像小花园一样。大家都感到日子过得越来越美。”

浙江千万乡村以“千万工程”为契机,“两山”理念为引领,各自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全省范围形成了发展绿色产业、带动农民群众共富的壮阔实践。

“千万工程”——

林业贯穿全程作出诸多贡献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省林业系统一直全程深度参与。浙江省林业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村庄绿化为契机,实施一系列配套措施,并随着“千万工程”深入同步迭代升级。

浙江省林业局国土绿化处三级调研员张保儿告诉记者,浙江林业针对“千万工程”的配套措施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为切实抓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的村庄绿化工作,浙江省林业局印发《浙江省村庄绿化规划指导意见》,开始了“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规范村庄绿化建设和管理,确保绿化的质量和成效。2010年浙江省启动“浙江省森林村庄”创建活动,推动全省大力发展村庄森林,改造提升现有村庄绿化,推动村庄绿化向森林提升、向生态转型、向自然发展。2018年,浙江省启动实施“一村万树”三年行动,以“1个村新植1万株树”为载体,大力发展珍贵树种、乡土树种,构建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乡村绿化体系。

衢州市柯城区新姜村是“一村万树”行动最早的一批示范村之一。2017年初,柯城区率先提出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等“五地”种植珍贵树和彩色树,1个村种植1万棵左右,户均10棵以上,称为“一村万树”行动。乘着政策的东风,新姜村全面提升山、水、林、田、路、村的“六位一体”发展模式,开始了从“一村万树1.0版”到“一村万树3.0版”的迭代升级之路。

据新姜村党支部书记戚逸民介绍,刚开始时,新姜村种植的树种比较杂。2019年新姜村开始以樱花为主要树种,借助“一村万树”绿色期权项目相继推出樱花林、枫叶林绿色期权包个人、企业认购等活动,共19家企业、500多人参与,累计筹得“一村万树”绿色期权款项100余万元。2021年新姜村开办“一村一播”,推进“一村万树”绿色期权和农产品线上售卖,进一步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2022年,柯城区林业局积极探索“一村万树”林碳期权收储认购模式,将绿色期权与森林碳汇相融合,“一村万树”实现“碳汇3.0版”升级,新姜村作为首个试点,当年仅该项目就带来6.9万元集体收入。

“一村万树”行动开展以来,新姜村大范围种植樱花1万余棵,累计打造“企业林”“志愿林”“爱情林”“亲情林”200亩。2022年共吸引游客12万人次,带动文旅收入100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7年的8.6万元跃升至100.8万元。

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已建成1741个“一村万树示范村”。2021年浙江启动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再建成示范村1000个以上。

谈到林业在“千万工程”实施中的贡献,张保儿道出他自己的感受:“林业为美丽乡村厚植绿色底色,为乡村产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孔祥瑞 王爽宇 张科 朱齐超 吴文娟 )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四十年专注人造板 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