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生态系统的“工程师”
8月23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华埠镇一村民打来电话称,在集镇上捡到一只穿山甲。
“这只穿山甲是开化本地物种,它之所以会出现在人类生活区,跟近期天气太热有一定关系,也可能是出来觅食。”开化县林业局党委委员、南华山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胡鑫告诉记者。
9月4日,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化县林业局、开化县公安局和开化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联合将这只中华穿山甲放归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这已经不是开化县第一次救助穿山甲了。自2017年以来,通过市民提供线索并引发关注,开化已成功救助了4只穿山甲,并顺利实施野外放生。
穿山甲 广东省林业局供图
《结束“疗养”!小穿山甲在青田回归大自然》《福建龙岩救助放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中华穿山甲现身闽侯和建阳》……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现、救助穿山甲的新闻不计其数。
近10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2020年6月3日我国将穿山甲所有种调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0年7月3日设立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加强穿山甲救护、繁育和野外研究;发布进一步加强穿山甲保护管理通知,强化穿山甲野外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监测,严格禁止猎捕、食用穿山甲,有效促使我国穿山甲野外种群恢复性增长。
穿山甲,俗称鲮鲤,隶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纲鳞甲目鲮鲤科,有学者形容它为“微型的夜间艺术家、工程师,达·芬奇作品的复制,穿山甲是自然界中最具魅力、最神秘的物种之一”。它的身体构造机理和进化历程非常独特,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那层覆盖在表皮上的鳞片构成的外部“盔甲”,这为它们赢得“行走的松果”或“漫步的洋蓟”等丰富的绰号。
穿山甲也是世界上唯一体被鳞甲的哺乳动物。尽管犰狳等动物也有一层表皮鳞片,但它们的鳞片与下面的骨性皮肤有密切关联,组织结构与穿山甲有很大的差异。
虽然穿山甲的背面和四肢外侧被甲片覆盖,腹面却是让人心融化的柔软,粉色的皮肤,茸茸的白毛,那里是它留给穿山甲宝宝最后的温暖。栖息在野外的穿山甲,遇到危险时会将自己卷成一个球状,让盔甲状的鳞片暴露在外进行防御,因此在马来语中,“穿山甲”也有“卷起来”的意思。
除了体被鳞甲外,穿山甲不同于其他哺乳动物,它没有牙齿,有发达的长舌,然而,它们的近亲却是食肉动物,但又与食肉动物有显著不同,它们用强有力的爪子、灵敏的鼻子和富有黏液的长舌头获取蚂蚁和白蚁为食。
目前,全球现存大穿山甲、南非穿山甲、树穿山甲、长尾穿山甲、印度穿山甲、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菲律宾穿山甲8个物种。
分布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是中华穿山甲。最早在《楚辞·天问》中就有关于穿山甲的记载:“鲮鱼何所?”《楚辞补注》中解释道:“一云鲮鱼,鲮鲤也,有四足,出南方。”北魏人高祐因认出穿山甲而闻名,《魏书·高祐传》:“高宗末,兖州东郡吏获一异兽,献之京师,时人咸无识者,诏以问祐。祐曰:此是三吴所出,厥名鲮鲤,馀域率无。”
穿山甲 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穿山甲的适应力很强,从热带和亚热带的雨林、竹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到低山或丘陵森林,从草地到农业用地都可以找到栖息之所,甚至可以忍耐一定程度的人类活动干扰,生活在人类居所的附近。它们偏爱原生或次生绿地,比如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混交林和灌丛,觅食挖掘的洞穴分布较为随机,但选择居住的洞穴存在一定的分布偏好。调查发现,穿山甲居住洞通常分布在海拔较高、隐蔽度好的陡坡上,隐藏在灌丛、草丛或巨石下。从台湾省海拔低于100米的山地森林到尼泊尔东部高达3000米的地方都曾记录到穿山甲洞穴。
中华穿山甲的“菜单”更是丰富。它们以蚂蚁和白蚁为食,卵、幼虫、蛹都在其捕食范围之内,但对食物的种类有所选择。在木头里居住的白蚁,往往巢很小,只有几千只个体,还不够它费劲儿的,土壤里聚集有上百万白蚁的巢,才能让中华穿山甲饱餐一顿。
研究发现,中华穿山甲在广东地区主要采食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食物的季节性活动规律会影响穿山甲的采食,在炎热季节,蚂蚁活动频繁,穿山甲在该时间段主要采食蚂蚁,寒冷季节,蚂蚁活跃程度降低,穿山甲转而主食白蚁。因此夏季时间段穿山甲粪便中发现的蚂蚁种类和数量一般要高于冬季时间段。
穿山甲体温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差,而洞穴作为庇护所为其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温度。例如中华穿山甲就有“无洞不能度日”之说。此外,穿山甲洞穴也是其他物种利用的重要资源。
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发现超过80种动物会利用中华穿山甲洞穴,例如老鼠会钻进洞里寻找食物,灰胸竹鸡和白鹇在洞穴土堆上晒太阳取暖,鼬獾跑进洞里交配,鼩鼱在洞里产仔,斑林狸和豹猫在洞口埋伏老鼠和鸟类等。其洞穴改变了地表资源的分布,洞穴富集了种子和凋落物,洞内稳定的小气候也是其他物种调节体温的重要场所,因此,地栖性穿山甲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生态系统工程师的角色,发挥了超乎寻常的作用。
穿山甲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健康的重要物种。但由于非法贸易、栖息地遭破坏等原因,世界各地穿山甲种群数量锐减。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穿山甲被列为“极危”等级。
近年来,我国坚定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义务,积极推进履约行动,停止了商业性进出口穿山甲及其制品活动,建立由27个部门组成的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走私及非法交易穿山甲活动,有关非法活动呈明显下降趋势;连续10多年支持穿山甲分布国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建设,联合亚洲、非洲等穿山甲分布国开展了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系列行动,为加强全球穿山甲保护、遏制非法交易作出了重大贡献,多次获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长表彰证书、亚洲环境执法奖、克拉克·巴文奖。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科学、务实采取积极行动,为保护包括穿山甲在内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发挥更大作用。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