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大熊猫是如何与同伴交流的?
人类之间靠语言进行交流,动物之间也有自己的交流方式。
那么大熊猫是如何与同伴交流的呢?大熊猫会利用嗅觉、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方式与其他同伴进行交流。
“沉思”的大熊猫
别看大熊猫们平日里没有什么社交活动,但它们交流起来毫不含糊。在专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体系”中,甚至能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沟通境界。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它们拥有极为敏锐的嗅觉,通常用尿液、肛周腺体分泌物或这两者的混合物来做标记。大熊猫会将这些标记留在树桩、墙壁、地面以及它们经常路过的区域,以此标记自己的领地。在交配季节,大熊猫留下的气味标记还能相互传递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发情状态等重要信息。当两只大熊猫相遇时,它们便会转而使用声音来进行交流。
在树上嬉戏的大熊猫
气味标记对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它们找到合适的配偶,避免近亲交配,维持基因多样性,也可以帮助它们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保护自己的资源和安全。
在社群活动中,大熊猫也会根据需要,通过声音来交流。
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会通过发出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下,大熊猫会发出超过10种不同的声音,如羊叫、鸟鸣、犬吠等,每种声音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在大熊猫幼仔时期,它们主要声音特征是呻吟声。发音如“吱吱”“哇哇”“咕咕”,类似人类婴儿的呻吟声。一种低沉而柔和的叫声,表示亲昵或安慰。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熊猫能够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多。例如,“羊叫”是大熊猫最常发出的声音,通常表示友好、愉悦、舒适或求偶的意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