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秦岭祖脉建设美丽西安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林业局以生态修复为着力点,精心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全力推进国家级山水项目建设,扎实开展秦岭矿山修复,为美丽西安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坚持规划筑基理念,绘就美丽西安新蓝图。坚持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构建“一屏一带、八水七田、双心六片、轴线传承”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和“一屏、一带、多廊、多片”的生态安全格局。一是科学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在蓝田、周至设立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在秦岭北麓设立生态保护示范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趋合理。二是精心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印发《西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年—2035年)》,编制《西安市国土综合整治规划(2021年—2035年)》,助力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美丽西安建设。三是积极挖掘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和人文价值,开展秦岭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构建秦岭北麓历史文化资源分级分类评估体系和资源基础数据库,为挖掘和守护好秦岭山水文脉奠定基础。
坚持系统治理理念,扎实推进秦岭山水项目。一是始终坚持规范管理。健全“2+4+N”项目管理制度实施严格的全过程管理,抓住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支付、施工安全等关键环节,持续加强督导检查,召开调度会23次、推进会33次,确保按计划完成绩效任务。二是全面加快项目进度。截至2024年底,累计完成生态修复3.54万公顷,河道岸堤修复668千米,分别占项目数量指标的101%和110%。
坚持生态优先理念,狠抓秦岭矿山修复治理。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修复全过程。2020年西安市秦岭区域矿山全部关闭退出后,开展秦岭矿山综合调查,摸清全市矿山数量、类型及治理现状,指导沿山各区县扎实开展矿山修复治理,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4年底,需人工治理的85个矿山已治理83个,累计治理面积4280余亩,恢复林草地3900亩、耕地150亩,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下一步,西安市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坚决打赢秦岭山水项目收官战,完成全部35个子项目工程复核、效益评估和市级验收,着力打造精品工程、示范项目。二是积极申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按照“精心选定区域、积极稳慎推进、全面探索总结”的工作思路,指导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确保条件成熟一个、申报实施一个。三是按期完成秦岭区域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清零任务,夯实区县政府主体责任,加大检查督导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秦岭区域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清零任务。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