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出击、空地联动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入春以来,面对持续晴暖的高火险天气,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以深化林长制为契机,"人防+技防+群防"三防联动,"宣传+演练+巡查"多措并举,开展防火宣传326场次,组织实战演练18次,出动巡查人员9000余人次,委托第三方(东南航空公司)无人机巡查2000余架次,成功守护220余万亩林区实现"零火情"。
【精准部署 织密责任网格】
构建"区-乡-村"三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形成防火工作"一盘棋"。 全区召开各级森林防火专题会议30余次,各级林长靠前指挥、一线督导,严格落实包片责任制,确保防火责任层层压实。大洛镇将全镇划分为14个责任网格,实行"1+3+N"值班制度:每日1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值守,3名值班干部驻守重点区域,28名村级巡查员和生态护林员全员在岗,累计开展巡查460人次,发现并整改农事用火隐患12处。富口镇建立"双组长"负责制,镇林长3次带巡查队深入林区检查防火卡点值守情况,4次突击检查重点林区,现场叫停烧杂作业15起。
【联合作战 凝聚攻坚合力】
责任链条拧成“一股绳”,多方联动筑牢“防火墙"。青州镇建立“林长+”(即:林长+林业站+派出所+管护队)联动机制,组织12名联合巡查队员在圩日开展专项行动,设立集中宣传点2处,发放防火年历300余份,检查登记进山车辆23辆(收缴打火机7个),现场教育烧荒农户5户,成功制止违规用火3起。大洛镇严格落实"镇包村、村包组"网格化管理,每日安排1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值守,3名值班干部驻守重点区域,28名村级巡查员和生态护林员全员在岗,对14个行政村开展24小时"拉网式"巡查,累计发现并整改农事用火隐患13处。
【实战练兵 锻造过硬本领】
开展"实兵实战"大练兵,淬炼森林灭火"硬实力"。凤岗街道开展"以水灭火"专项演练,系统学习水泵串联、水带铺设等关键技术,通过模拟真实火场环境,队员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灭火效率提升40%。郑湖乡重点强化扑火装备操作训练,扑火队员全员通过风力灭火机、油锯等设备操作考核,其中95%达到优秀水平,隔离带开设速度较往年提升30%。南霞乡森林消防队在区森防办点验中,仅用4分钟就完成15名队员和6台风力灭火机、4把油锯等装备的集结,展现了过硬的应急能力。市森林消防支队深入高桥镇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检查指导,并对水北中队进行防火技能培训,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实操训练、案例警示提升参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科技赋能 构建智慧防线】
无人机构筑"天眼"防线,打造"空中+地面"立体防控体系。夏茂镇率先启用无人机开展防火宣传,利用无人机自带的广播喊话器,使用本地话与普通话双语高空喊话森林防火知识和政策,累计空中巡护宣传30余架次,有效覆盖偏远林区宣传盲点。虬江街道在应急演练中投入2台无人机进行火情侦察,实时回传火场全景图和热力图,使指挥中心能精准调度地面扑火队伍,整体处置效率提升40%。高桥镇建立"无人机巡护+智能监测"常态化机制,制定"空中预警-地面核实-快速处置"标准化流程,巡护效率较传统方式提高2倍。
【宣防并举 消除火灾隐患】
防火宣传"入脑入心",风险隐患止于“未燃”。南阳乡采取“固定+流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广播、宣传标语、微信群等载体,广泛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重点管控4个进山路口和2处公墓周边区域。高桥镇组织32名镇村干部开展"敲门行动",覆盖14个行政村,签订承诺书400份,重点宣教林缘耕地农户87户。富口镇紧盯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整改隐患47处。全区累计共制止违规用火90余起,发放森林防火告知书、承诺书、倡议书、宣传单等30000余份,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通过各方协同发力、多措并举,全区森林火情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8分钟,违规用火同比下降50%,群众防火知晓率达100%。下一步,沙县区将深化智慧林业在森林防火领域中的运用,常态化组织联合演练,做好防火宣传和火灾隐患排查,持续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