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两部门联合印发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方案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方案(2025—2030年)》,启动实施资源普查与平台建设等五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
方案明确,到2030年,实现全区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率、建档率、挂牌率、濒危树种保护率“四个100%”目标。通过无人机航测、雷达无损探伤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每一株古树的生长环境、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针对濒危树种,组建专家团队制定“一树一策”复壮保护方案,实施土壤改良、树洞修复等精细化保护措施。构建古树名木数字化管理数据库平台,深度整合各部门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古树名木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实现数据的高效汇聚、信息共享和动态更新。
方案提出,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打造“古树名木+文化+生态”的旅游新模式。开发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开展古树文化展览、生态科普教育、自然体验活动等项目,推动各地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振兴和居民增收,实现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双促进”。
方案强调,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认养、公众参与多方联动机制。争取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基金,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郭利平)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