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高质量推进百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
安徽滁州,曾因拥有占安徽省三分之一份额的150万亩国有森林,赢得“关内人工林基地第一家”之美誉。后经多年努力,精心培育出740万亩森林,已实现“绿起来”的目标,还捧回“国家森林城市”金字招牌。眼下,安徽省滁州市正在全力推进100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
精心编织百万亩生态“地毯”
日前,在滁州市皇甫山国有林场长冲营林区,一片总建设规模1000亩的树林里,一棵棵薄壳山核桃树干挺拔。一株株梅花、元宝枫、榉树间栽其中,被打理得枝繁叶茂、井井有条。一只只白鹭振翅高飞,翩翩起舞。
滁州市充分发挥林场多、湿地多、草地多、林下空间多且经营程度高的优势,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载体,擦亮全椒“中国碧根果之都”和南谯“中国麻栎之乡”两大品牌,全域打造滁州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2020年以来,省林业局先后批准了《滁州市市属5个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规划》《全椒县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规划》和《定远县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建设总面积102.9万亩,总投资120.3亿元,其中计划融资贷款95.9亿元。
更为长远的谋划是,在锻造麻栎“一棵树”、核桃“一粒果”、林下“一朵菇”、苗木“一枝花”、木材“一张板”、林旅“一道岭”等6个超百亿产业的基础上,到2035年,滁州市将实现林业总产值1千亿元,绘就森林颜值高、林业产业强、林区百姓富、生态文化兴的和美乡村、美丽滁州。
端稳“绿色碗”吃上“生态饭”
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终究是要通过“绿起来”,促进“富起来”,实现“强起来”。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过程中,滁州市发挥生态资源的巨大优势,在广袤的森林里发掘出蕴藏着的绿色宝藏。
林苗、林药、林菌、林茶、林果、林禽、林粮、林花……近年来,滁州市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持续完善生态补偿、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激发涉林龙头企业、国有林场、合作社等种植载体,多管齐下促进林下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一条“山地增绿、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全椒,政府引导林业企业,把薄壳山核桃打造成“果、材、油、碳、景”多用途产业树种。南谯除了把麻栎“一棵树”研发出八大产业链外,还通过“精耕细作”,“把树当菜种、把山当田兴”,通过林下套种花生和西瓜、幼林放养柞蚕等,年亩均收入超千元。
林下经济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可以帮助生产经营主体实现“以短养长”,弥补林地前期见效慢、效益低的问题。截至目前,滁州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约113.72万亩,综合产值约14.21亿元,同比增长4.82%,带动农民就业近6.8万人,年均可增收1.76万元。
绿色金融为绿色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国储林建设的支持力度,促使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中长期贷款,对于滁州林业特别是国有林场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是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滁州市在安徽省率先组建以政府资金、金融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林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持续撬动金融资本“进山入林”。项目实施两年来,滁州市已获银行授信24.54亿元,高质量建成国家储备林20.5万亩,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设施2600亩,建成森林防火24小时自动监控报警系统,林场民生设施逐步改善。这不仅盘活了沉睡多年的资源资产,解决了融资难题,还打通了从林场到市场的通道,解决了以往缺钱发展不找“市场”找“市长”的问题。同时,滁州市在践行“两山”“四库”理论基础上,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解决了国家储备林与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粮油安全、“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有效衔接的问题。
国家得林木,地方得投资,农民得收入,社会得生态,企业得效益。滁州市全面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守好绿色生态家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升级,奋力走出一条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安徽省林业局)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湖北新增3处国家重要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