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防四化”模式确保湘桂黔边界青山常绿
牙屯堡镇地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素有“三省雄关”之称。近年来,牙屯堡镇探索出“四防四化”森防管护模式,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较大森林火情。
拓宽“宣防”渠道,宣传警示“本土化”。当地居民以侗族为主,保留了完整独特的侗族文化。依靠侗族传统的“鼓楼讲款”习俗,将森防要求编入“款词”,发挥侗族“款约”文化的号召力。抓住节假日返乡高潮,召集“卜腊”会议,由威望高的老人给家族宣讲防火禁火要求以及文明祭祀新规。同时,由老人协会或寨老组织各村开展“敲锣行动”,村级补足一定经费,每天早晚轮流敲锣喊寨、发放禁火令等。对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在依法惩处基础上,各村(居)结合民风习俗及村规民约,制定了“三个五”(50斤猪肉、50斤米酒、50斤大米)处罚方式,警示群众约束自身行为。
建强“人防”体系,责任落实“网格化”。持续深化“345”制度,实现“林长制”促“林长治”。坚持“三网共治”,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纵向延伸责任链条,由联村镇领导、村支“两委”、护林员分别担任全镇80个小网格长,推动防火微网格、综治微网格、安全生产微网格等三张网同频共振、功能互补、信息互通。压实“四级责任”,由党政正职带头抓,构建镇级林长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支“两委”包大山头、护林员包小山头的“四级责任”体系,围绕非法盗伐、违规野外用火等行为开展巡林护林。整合“五支队伍”,发挥党员、乡贤、退役军人、妇女消防队和风电基地管理员等“五支队伍”力量,共同开展防火宣传、绿化美化、消防演练、巡林管护等,进一步巩固森防后盾力量。
强化“技防”支撑,风险预警“立体化”。在传统护林巡林基础上,积极探索“护林员+无人机+铁塔哨兵+风电视频+卫星监测”巡林方式,构建“地空”一体巡防体系,目前全镇已组建1支无人机巡林护林队伍、安装铁塔视频2个、安装铁塔哨兵视频7个、共享风电监测视频21个,发现变化图斑53处,对疑似火情迅速预警,为森林火情“早发现、早处置”提供了科技支撑。利用林长制巡护系统,对各级林长巡林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动态调度掌握上岗时间和巡林情况,并通过视频系统及时掌控林区内早期火情动态和林地变化,实现了巡林系统与森林资源管护深度融合。巧用现代科技监测,与中核汇能和广东粤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协作,通过风电视频系统实时监测,共享预警信息,并利用无人机、铁塔等科技化设备,迅速确定火点定位,发送火情预警。借用遥感卫星预警,卫星遥感监测系统通过红外线快速获取火情信息,卫星系统第一时间与镇级指挥中心进行数据共享、信息传递,提高了灭火行动的效率和安全性。
完善“联防”机制,共巡共建“常态化”。在巡护上“跨省联巡”,牙屯堡镇通坪村与广西三江县水团村成立跨省联合党委,开启“跨区域护林联防联控”新实践,组织湘桂边界干群义务上山下田巡逻巡查,开展禁止野外用火、焚烧秸秆等行动,实现两省边界连续多年山林火灾零发生。在共治上“纠纷联调”,聚焦省际边界防火责任不清、管理无序、界限不明的问题,联合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做到日常巡查与专项巡查同抓。在共建上“产业联兴”,两地共商产业联兴、护林联防,并通过微信群、QQ群畅通信息交流,实现市场共享、信息互通、技术互助,在茶叶、中药材、林下经济种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每年牙屯堡镇与广西互销鲜茶叶、油茶、钩藤等林农特产2.5万多公斤,留住了青山绿叶、蓝天净土。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玉兰苗木卖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