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海:十余载坚守 只为那一抹绿
“只要还能走得动,我就要多栽一棵树,多植一片绿。”曾驻守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李德海,退休后脱下绿军装,却誓让大漠披绿装。
图为李德海查看梭梭长势。受访者供图
逐绿而行 组建“治沙组合”
阿拉善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在此交汇,是我国沙尘暴主要发源地之一。“天上不过鸟,沙石随风跑,四季一个色,人烟无处找”,是对这里自然地理环境的写照。
“我2004年4月刚到阿拉善时,很少看到绿色,天天刮着黄毛风,几天就有一场或大或小的沙尘暴。”李德海至今记得遇到的第一场沙尘暴,“风似乎并不大,但天际间卷起的沙尘像一堵墙,旋转升腾,滚滚而来,给人一种压得透不过气的感觉。”
在阿拉善军分区工作期间,李德海十分重视当地生态建设,探索出一条“军民融合、军企联合、资源整合、治沙逐绿”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之路。但他也深知,防沙治沙绝不是三五年的事。退休后,李德海和战友们组建“治沙组合”,每年数次往返阿拉善盟,为当地生态建设出谋划策、解决难题。与阿拉善盟结缘至今10余载,李德海对治沙植绿的坚守始终未变。
迎难而上 致力荒漠变绿洲
在沙海中植树极其不易。“治沙种树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缺水,没有水一切都是白费。”李德海说,为了解决绿化用水,用好仅有的水资源,一度经历了不少周折。
第一是打井。打井是个技术活,井位选择至关重要,既要保证地下有水,也要考虑用水浇水方便。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李德海最终拿到了取水许可证。
第二是节水。阿拉善盟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节水即保护地下水资源,绝不能为了绿化而干涸了地下水。为此,李德海对“容器植树法”“滴灌催生法”“方格固沙法”“高压水枪植树法”等12种节水植树方法进行反复试验,摸索出了适宜荒漠节水种树的有效种植法,既大大提高了成活率,也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图为李德海在调研中测量三年生长期花棒高度。受访者供图
第三是浇水。每年六七月份,阿拉善盟烈日如火,这时浇水成了保证当年新植树苗成活率的关键。每次实施批量浇水时,大家都要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裹起来,避免被紫外线灼伤。然后,扩充树坑、提桶浇水、回填覆盖。
李德海说:“我永远忘不了沙漠植绿人黝黑的脸,干裂的皮肤,淌汗的额头……”
万众一心 播种绿色希望
在李德海看来,治沙播绿必须是万众一心,要用自己的治沙行为,唤来更多的治沙行动。退休后,他作为一名志愿者继续逐绿。据李德海介绍,目前“青年世纪林”“中国上市公司生态林”“种苗基地”等绿化品牌基地,采取逐年组织力量开展大规模种植方式,累计实施荒漠绿化面积近40万亩。
“现在每年回阿拉善都有很多工作,年初就要制定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全年工作计划,按序组织春季植树会战、夏季浇水抚育、秋季检查验收,还要完善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李德海说,治沙植绿事业必须环环相扣,各项工作必须落实到位,容不得半点马虎懈怠。
今日的阿拉善盟,绿色接天,美丽绵延。在李德海家中有一张“沙漠地图”,他说,沙漠中那一抹抹逐年增长的绿色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期待,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治沙植树中来,共同播撒绿色的希望。
2022年第二季度
李德海入选“中国好人榜”
来源:新华网
记者:刘文敏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陕西延安的绿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