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沙海→绿林 绿色接力棒就是这样一代代传递下去的

2023-06-17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85


甘肃是我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境内从西到东长期受到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侵蚀和影响,生态地位极其重要。2023年截至5月底,甘肃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84.87万亩,占年度规划任务的110%。

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甘肃省沿沙漠地区,一个个治沙人挺进沙漠,压沙造林,用汗水和坚守筑起了一道道绿色长城,守护住自己的家园。其中,有林场职工、党员干部、志愿者、青年学生、科研工作者,一代代人的坚守,就是为了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沙漠植树不易

只要付出,树会说话”

六月的八步沙林场,一片葱茏,绿色一直延伸到远方的祁连山脚下。

1985年出生的郭玺,看着比同龄人老成许多,常年的户外劳动,他的皮肤晒得黢黑。作为林场第三代治沙人,每年三月份开始,他就一直在八步沙林场拉水浇树,早晨五点多起床,一直忙到下午六点才收工。

“我的孩子都说,爸爸你晒得太黑了,以后不要进家门了,因为都不认识了。”郭玺站在拉水车顶部,一边整理水管,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郭玺常年在户外工作,晒得黢黑

八步沙是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过度放牧垦荒,本来就不驯服的风沙变得更加狂躁,大风毁坏农田,沙丘逼近村庄。在八步沙治沙纪念馆里,还保留着一张照片,干武铁路的火车从沙丘中穿过,周围一片黄沙。

△干武铁路的火车穿过八步沙

1981年,六位年过半百的老汉,以联户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挺进沙漠,住地窝子,爬冰卧雪,用“一棵树,一把草”的治沙造林模式,植绿了4.2万亩沙漠,而六位老汉,或白头,或离世。

六老汉的儿子或女婿相继接过父辈的嘱托。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多种原因,林场面临倒闭。第一代治沙人的艰难,第二代治沙人也遇上了。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林场贷款20万,再加上自筹资金,打了一眼深井。

1998年,水井成功出水,也让迷茫的第二代治沙人心安了下来。2000年,7.5万亩的“八步沙”根治完成,第二代治沙人又向腾格里沙漠三大风沙口进发,直到现在,20多年前的水井还在使用,这也是郭玺每天取水的地点。碰上六月份气温较高、降雨量不足的时候,他最多时一天要开车跑十多趟。如果在三四月份压沙栽梭梭的时候,由于路程较远,一天只能跑三四趟,但每一趟都要三四十公里,“一天下来也要跑两百多公里,相当于从古浪开车到兰州了。”郭玺说。

浇水的间隙,郭玺也会抽空在林区里走一走,看着不足小拇指粗的树苗一棵棵成活,慢慢长大,逐渐成林,郭玺也非常高兴,“父辈和祖辈把青春奉献在这里,我也是继承他们的事业,虽然在沙漠里种一棵树很不容易,但树木也会说话,那就是只要我们付出了,树木总会逐渐长大。”

△六月份的八步沙开满了鲜花

治沙父子兵

二十年如一日治理沙漠近万亩

从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往北走两公里,就来到了腾格里沙漠,王天昌、王银吉父子治沙的临时住所就坐落于此。

提到最开始植树的情景,王天昌老人给记者说,当时都是“偷偷摸摸”,“和儿子王银吉商量,在沙漠深处找了一块地方,先种一些树看能不能成活。否则,会被村民笑话,祖辈几代人都拿黄沙没办法,你们能把树种活?”

△王天昌老伴儿给记者演示如何含水洗脸

随着植树经验越来越丰富,树苗成活率高了,父子俩就坚持了下来,在首次种树的地方,迄今还保留着当时种树时居住的“地窝子”。沙漠里生活劳动非常艰苦,由于缺水,平时洗脸只好含一口水,吐在手上然后把脸搓几把;为了节省来回奔波的时间,父子俩和家人带着铁锅瓷碗、面条调味料,在沙漠里煮一锅青菜面条,就是中午饭,吃完饭,用沙子就把碗“洗”了。

△王银吉和家里人在沙漠里自己做午饭

到今年,父子俩已经植树24个年头,多年的坚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沙丘控制住了,沙子也不往农田地里移动了,周边的庄稼也保护住了。

沙海变成绿林,就是最好的回馈。截至目前,王银吉全家在风沙口营造了一道南北长3800米、东西长4000米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栽植各类乔灌木600多万株,成活率达到85%以上,集中治理的沙漠面积达9600多亩。

现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要么捐款,要么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协助王银吉全家压沙植树,将绿色接力棒一代代传递下去。

“我的青春舞台在辽阔的沙漠”

在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试验田里,王景瑞和同事正在进行沙地适生植物的数据采集和监测,整个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烈日骄阳下,这些年轻人捂得严严实实,详细记录着每一条数据。

△试验站年轻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野外监测

从林业学校毕业后,王景瑞最开始在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下属单位工作,常年和树木打交道,但好在当地降雨较多,工作环境一片绿意。

2020年,再三斟酌后,王景瑞又通过考试来到了600公里以外的治沙综合试验站,相较小陇山,这里干旱少雨,一出门就是沙丘、耕地。冬天寒冷,夏天干热,动辄还会迎来沙尘天气。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因为这是他的爷爷、父母奋斗过的地方。

△试验站周边的沙丘,一个连着一个

王景瑞的爷爷是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建站后最早的几批工作人员,1959年,民勤治沙试验站建立后,就一直从事沙旱生植物引种驯化和栽培选育,现在,针对当地低空气象的监测机制、土壤水温数据采集、防护林密度如何更好适应当地水情、治沙工具和机械的研发……各项工作进展迅速。

△周边村子送给试验站的锦旗

在试验站里,还保留着一面20世纪80年代周边薛百镇宋和村送的锦旗,锦旗略显古旧,上面写着“为我大队治沙造林,科技增产成就辉煌”,这正是当地村民对试验站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并且受益后的感激之情。

王景瑞的父母亲也是单位工作人员,父亲已经退休,母亲由于职称达到副高,延迟退休5年。“我也刚好再把没有做完的研究工作继续进行,以免留下遗憾。”

△试验站研制的治沙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

至于从环境较好的天水来到民勤,王景瑞说一点儿也不后悔,“我还是要在祖辈、父辈的耳濡目染下,把治沙科研工作做好,把青春的舞台留在辽阔的沙漠。”(总台记者丨柴世文 张文杰 杨青博)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四川绵阳大力推进森林生态建设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