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陕西榆林:厚植生态底色 推动绿色发展

2023-09-28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79

9月初,站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的瞭望塔上极目远眺,无边无际的生态林葱郁勃发。曾经,这个距榆林城区16公里的樟子松基地内有大小连绵的沙丘1000余座,是威胁榆林城区的主要风沙口。

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经过一代代治沙人前后70多年的坚守,榆林奇迹般摘掉了黄土漫天的“面纱”,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飞跃。

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望着眼前的生态林,满怀激动。“这240万株樟子松活下来不容易,它们为榆林市主城区构筑了一道绿色防沙屏障。现在,荒漠已变成11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形成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罗向军介绍了榆林是如何将一株株樟子松演变为万亩长林,再到林区如何发展林业碳汇生态经济等嬗变。

沙海变林海,林海又生金。

据了解,榆阳区林地绿地面积居榆林市第一,林木保存面积达484.5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45.8%,大部分林区属于中幼林,正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森林固碳能力处于成长期和高峰期,发展林业碳汇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榆阳区已与社会企业签订林业碳汇增汇量交易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交易额1000万元。截至目前,该区林业碳汇累计交易量达20.57万吨。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榆林治沙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这离不开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构筑的抵御风沙的绿色防线。”罗向军说。

1978年,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榆林被纳入重点建设区域,开启空间治理“绿色革命”。为治理小纪汗区域的沙丘,榆林采取“先搭障蔽、再种草灌、后植樟子松”分步实施的固沙方法,广泛组织动员沙区群众和社会各界开展治沙运动。

2021年,榆林被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扩大“塞上森林城”覆盖范围。2022年,榆林建成生态振兴示范点20个、森林村庄50个、美丽乡村50个。

如今,这座曾经饱受沙漠化危害的塞上名城,森林覆盖率已从0.9%提升到36%,沙化土地治理率高达93.24%。此前严重影响陕北人民生产生活的毛乌素沙地变为生态环境优良的绿洲,也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取得了功在当代的巨大成就。

8月18日,“治沙英雄”石光银再次走向林场深处,看着曾经黄沙漫天的沙漠变成了如今的绿洲,眼里充满回忆。

治沙造林四十余年,石光银的事迹不断影响着后人,也影响着儿子石战军。不光有石光银,整个治沙事业现在已经有了无数个接班人。绿树旁,石光银悉心地把植树造林的经验一点一点教给孙子石健阳,他要把攒了大半辈子的“传家宝”传给孙子。孙子也成了他期望的“沙三代”。

现在,爷孙俩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绿色银行”。沙地变成绿洲后,石光银又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周边无数百姓跟着受益。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生态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协同抓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美丽陕西建设增添力量。”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立荣说。

截至目前,陕西省“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546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9%上升到36.3%,生态质量持续好转。全省荒漠化土地由1999年的4671万亩减少到2019年的3975万亩,沙化土地由1999年的2183万亩减少到2019年的1835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沙区植被覆盖度由1.8%提高到60%。陕西成为首个“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巨变。

如今,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绿色,成为陕西最亮丽的底色。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