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三棵树”的守望与传承

2024-11-20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56

冬染霜林,中华大地上,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河南兰考各自铺展开美丽的生态画卷。

三棵不平凡的树——“功勋树”“荣怀杨”“焦桐”矗立其间,目睹风沙贫瘠之地的沧桑巨变,守望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焦裕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进行着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奋斗征程,再次走近“三棵树”,历久弥新的精神之力扑面而来,催人奋进。


千顷澄碧满目生机

山西右玉,苍头河畔,矗立了70多年的“荣怀杨”挺拔依旧。漫步在万亩松涛园内,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一望无际,松涛阵阵。

2024年11月16日在山西右玉拍摄的“荣怀杨”。新华社发(辛泰 摄)

人们或许不会想到,位于毛乌素沙漠风口地带的右玉,多年前曾是另一般模样:“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三丈六尺高的老县城北城墙,曾被沙土掩埋大半,“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是广为人知的顺口溜。

面对“十山九秃头”的荒凉,1950年上任不久的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扛起铁锹带着全县干部,在苍头河边栽种下第一棵小叶杨树——被后人称为“荣怀杨”,由此拉开了右玉人坚持不懈植树绿化的序幕。

“荣怀杨”扎根大地11年后,在东北方向千里之外的塞罕坝,人们惊喜地发现了一棵树龄超百年的落叶松——正是它,坚定了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决心和信心。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意为“美丽的高岭”。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却“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面对“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1961年,当时的林业部派出调查组踏查,在红松洼一带,专家找到了这棵20多米高且生长旺盛的天然落叶松——这棵活着的标本,证明塞罕坝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

第二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成立,吹响誓把荒原变林海的号角。这棵落叶古松,也由此成为塞罕坝人心中的“功勋树”。

2024年5月20日在河北塞罕坝拍摄的“功勋树”。新华社记者 杜一方 摄

塞罕坝向南千余公里,九曲黄河在河南兰考拐出最后一道弯。在县城东北角的广场上,一棵泡桐树高大挺拔,枝干遒劲。

82岁的老人魏善民手抚树干回忆:风沙、盐碱、内涝曾是兰考出了名的“三害”,焦裕禄担任县委书记后,带领大家植树造林、翻淤压沙。“1963年春天,焦书记亲手种下了这棵泡桐树,今天兰考人都叫它‘焦桐’。”

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人们在“焦桐”下参观(2022年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如今,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色正成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底色。“荣怀杨”“功勋树”“焦桐”挺拔依然,周围也早已千顷澄碧:

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到57%,右玉的绿色嬗变,让昔日“不毛之地”变身“塞上绿洲”;

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塞罕坝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荒原变林海成为现实;

一棵“焦桐”变身片片“焦林”,兰考600余万株泡桐将漫漫黄沙化为良田沃野。

种树也是在传精神

一把藤椅,放在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前,碗口大的窟窿诉说着主人曾经的病痛——肝疼袭来时,他就用茶缸靠在藤椅上,紧紧顶在痛处,久而久之顶出一个大洞。

在兰考焦裕禄精神展览馆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排起长队,睹物思人,一股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扑面而来。

这是2021年6月23日拍摄的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凤鸣湖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当年曾和焦裕禄“搭档”种树的魏善民,如今成了“焦桐”的守护人。他说:“焦书记带病工作,因为他心里装的是老百姓,唯独没有自己。‘焦桐’守护了我们,我们也要把它守护好。”

人们在种树,也在传精神——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勇气和担当,是科学求实、久久为功的胸怀和定力。

八年三战“黄沙洼”,树栽了死,死了又栽,右玉人锲而不舍,终将一道长20公里、宽4公里的流动沙丘挡在右卫城外;马蹄坑“大会战”,作为机械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的王尚海,带领众人将家搬到塞罕坝,带头冲锋,开创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

2024年8月2日在河北省承德市拍摄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龙 摄)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薪火相传。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劲风中,林海滔滔,塞罕坝千层板林场职工在林冠下进行修枝作业。

眼前所见,是塞罕坝“二次创业”的缩影。“要把这来之不易的百万亩林海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建设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于士涛说。

右玉同样流传着接力奋斗的佳话,22任县委书记坚持带领干群造林绿化。右玉人说,干部调动是“飞鸽牌”,种树造林才是“永久牌”,“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劲”。

“树是一棵棵栽下的,事儿是一件件办成的。”于士涛觉得,塞罕坝、右玉和兰考的绿色接力,归根结底在于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科学蓝图一绘到底。

从右玉、塞罕坝到兰考,多年来人们在改变自然生态面貌的同时,也在摸索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好地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继往开来,今天的挑战仍然不少。

“千难万难,畏难才最难。”“为什么焦书记在兰考工作仅一年零四个月,就找到了多少辈人未找到的‘除三害’办法?因为他凡事探求就里,深入群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兰考县委书记陈维忠说,新征程上,应在精神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攻坚克难中成就事业。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

豫东平原,兰考国电投新能源产业园区内,纯锂50Ah全固态电池量产下线。

“这些将来都会变成能源。”该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王震指向不远处摇曳树枝的阵风说,产业园正在配套建设年发电量1.4亿度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能系统。

这是2024年9月21日在河北省承德市拍摄的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经过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兰考当年的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正转化为风电、特色农产品种植、全域水资源等支撑全县高质量发展的“三宝”。

“焦裕禄曾在这里探风口、治风沙,如今我们借风能、太阳能打造零碳乡村。”兰考县付楼村驻村第一书记裴东鑫说,将绿色能源与研学文旅、环境治理结合起来,昔日贫困村建设成全国农村能源革命示范村,仅阳光红利一项,年集体增收16万元。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村民孔释漫在家庭乐器生产作坊工作(2024年4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兰考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对“两山”理论的有力诠释,而塞罕坝“荒原变林海”和右玉“沙窝变绿洲”,同样是这一科学理论的鲜活注脚。

从2014年起,塞罕坝机械林场完成多个森林固碳生态产品项目开发,实现价值转化1600多万元。20多年来,“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总用工量达到3000多万人次,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劳务收入。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南山森林公园一角(2023年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在右玉,绿色由最稀缺的颜色转变为最厚重的“底色”,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生态旅游、赛马、足球训练、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欣欣向荣。近年来,“荣怀杨”不远处的右卫镇马营河村陆续建起民宿,依托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草木无言,精神永恒。

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三棵树”所凝结的精神力量,跨越山河、激荡回响。在绿色绵延中,它们不断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也必将见证一代代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答卷中继续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文字记者:陈忠华、晏国政、张兴军

视频记者:吴刚、刘振坤、杜一方、刘扬涛

海报设计:刘雅萱

统筹:郝静、王化娟、方思贤、邱世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1943759704@qq.com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将“增绿”柠条做成“生金”产业——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实现柠条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