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护南方丘陵 养一方水土
右上:绿花杓兰。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贵州省余庆县构皮滩镇乌江沿岸一处修复后的废弃露天矿山。高绍飞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保护修复、石漠化严重区域综合治理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为重点,科学布局4项工程20个重点项目,确保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近年来,湖南、贵州、广西等地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矿山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促进南方丘陵山地带各重点区域协同发展。
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带分布有世界同纬度带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库。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保护修复、石漠化严重区域综合治理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为重点,科学布局4项工程20个重点项目,确保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持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据统计,工程区完成人工造林268.70万公顷、封山育林196.61万公顷、低效林改造174.3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8.6%;工程区65个重点治理县累计治理石漠化土地62万公顷,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约40万公顷。
湖南——
持续监测,推进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这种兰花叫天府虾脊兰,是一种稀有兰科植物。2020年底,我在壶瓶山顶坪调查植物资源时发现了它。这是天府虾脊兰首次在湖南被发现和记录,能为这一物种的保护提供新的种群分布区域和生存状况信息。”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陈振法说。
壶瓶山地处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是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60岁的陈振法曾在海拔1800米的壶瓶山顶坪森林哨所驻守28年,担任巡护员。2018年底,他来到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工作,至今已发现了15种壶瓶山新记录种、2种湖南新记录种。
随着保护力度加大,壶瓶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初见成效。据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康祖杰介绍,目前壶瓶山的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珙桐、红豆杉、水青树等珍稀树种由原来的分散或零星状态向稳定群落发展。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订立了详细的年度科研监测计划,已形成植物样方样地、植物物候、鱼类、两栖爬行类、鸟类等9项常规化监测体系,已积累近20年的常规科研监测数据。
贵州——
因矿施策,集中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微风拂过,平静的江面荡起层层微波,两岸叠峰翠谷倒映水中。乌江是长江重要支流,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但其实在数年前,这一带还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这里是一座石灰厂,老远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站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凉风村一座山头上,郑明刚告诉记者。作为余庆县自然资源局分管矿产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副局长,他曾为这一带的矿山生态问题头疼不已。
余庆县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乌江沿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矿产资源开发给当地带来了许多问题:岸边随处可见露天采坑和废料堆场,每到雨季,裹挟着泥沙的浑浊水流直排乌江……
2019年,贵州启动实施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涉及5个市(州)的18个县(市、区)。余庆县同步启动乌江两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根据修复区域特点和生态条件因矿施策。”郑明刚介绍,在修复过程中,通过场地整治、覆土平整、植被重建等,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既要恢复废弃矿山原有生态系统,也要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2021年6月,余庆县乌江沿岸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全部竣工验收,累计修复面积1078亩,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广西——
植树造林,提高岩溶地区水土保持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大塘镇龙安村,山岭绵延起伏,满眼苍翠。难以想象,七八年前,眼前这一座座青山大部分还是裸露的石山。
龙安村地处岩溶地区,可溶性石灰岩密布,水土保持能力差,人称“九分石头一分泥”。2015年以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上山放牧砍柴。植被破坏后,山上裸露的岩石越来越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2016年,忻城县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第一个任务就是封山育林。
“把林子封起来,不让村民们上山,可不容易!”当时担任护林员的莫光为这事儿没少操心。除了日常劝导,莫光还需要管护森林、补植树木。枫树、松树、杉树都是封山育林区的常见树。近几年,忻城县又加大了任豆树的种植力度。任豆是速生树种,生命力十分顽强。任豆的种子成熟后会自然掉落,来年,老树四周就会长出一株株新苗。
2017年10月,忻城县发展和改革局制定了封山育林公约,明确规定禁止毁林开荒、伐木烧炭等破坏植被的行为。
这些年,经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山岭绿起来了,水土保持住了,泉水也涌出来了——如今,清澈的泉水流淌在4米多宽的排灌渠里,从大塘镇上游一直流到下游的古前村。据介绍,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配套基础设施,排灌渠大大提高了镇上农田的抗旱抗涝能力,更有利于水土保持。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忻城县累计投入7950.98万元,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113.09平方公里,完成封山育林9675.2公顷。(人民日报记者王云娜、程焕、李纵、郑壹、寇江泽)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