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毓仪:做林草科技传播的“知心”姐姐
20年来,她和学生们一起种花、一起抓虫、一起上课、一起游戏、一起成长。转眼间,从当初刚毕业时的知心小姐姐变成了大姐姐,却依然是那个勇往直前的吴老师。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科技推广与培训部部长吴毓仪决心要搭建好科技传播平台,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让自己的团队成为服务单位内外的沟通桥梁。
做林草科学普及的探路人
刚进入研究院时,并没有科普(培训)这项业务,在广州市的同类型机构也极少开展类似工作。
没有前人指导、没有经验参考,吴毓仪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的路果然不好走。好不容易研发出来的初阶课程,活动招募公告浏览者寥寥无几,咨询者屈指可数,参与者更是少之又少。勉强招募来的学生们,上课基本都在玩手机,课后调研表示没有收获,甚至给差评,这让整个团队深感挫败。
吴毓仪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苦苦思考,拿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她列了一个长长的拜访清单:一方面,拿着笔记本找到单位里的各个科研团队,从旁观察从中学习,梳理他们的科技资源,找出公众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到人社部门、教育部门、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调研。同时,她和团队成员利用节假日时间,以普通客户的身份去参加其他机构的课程,“偷师”借鉴别人好的经验。
“科学普及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人心目中的科学教育,不是单纯讲科学,也不是单纯谈教育,而是把科学既要‘普’也要‘及’。”吴毓仪说,“一个好的科学家或一个好教师,如果不实现跨界融合,是无法成为一位受欢迎的科普工作者的。”
就这样,吴毓仪带着团队逐步摸索总结出了适合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科普化”独家秘籍。
从成立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从认定市级科普基地到省科普基地、全国科普基地……温柔而坚定的女性力量渗透在科普业务发展的方方面面。
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者
科学普及的重点对象不仅是青少年,还包括了产业工人和农民。吴毓仪一直冲在科技推广第一线,把政策和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带入每家每户。
在贯彻科技“四进”政策、将科技成果送进农村的过程中,吴毓仪和同事几乎走遍了广州市萝岗区(现并入黄埔区)的每个自然村。
进村的路泥泞破败,村委会来村口接她们的是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夏天,车里没有空调,她们只能蹲在烫屁股的座位上摇晃上路。雨天,车子一不小心就会因为底盘低卡在石头上,她们一次又一次在泥水里冒雨推车前进。
大部分村子教学条件较差,天气炎热时,她们还得自带风扇和药箱。教学环境差还不打紧,现场的吵闹程度堪比菜市场。村民们来上课不是带着纸和笔,而是带着小孩和狗,甚至是鸡、鸭、鹅,三五成群的一边聊天一边听课。为了能让大家有兴趣听,吴毓仪总会课前去找村里负责人,了解村里的故事和村民关心的问题。讲课时从村民身边的事情讲起,为让大家在嘈杂环境中听清自己在说什么,她还不得不将声音提高八度。
那时候,吴毓仪刚参加工作不久,看起来还像个学生。村民们并不信任她,不认为这大学生娃娃能有什么真本事。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她就跟同事去田间地头找灵感。现场徒手抓虫,给村民讲解如何辨认和防治病虫害。
面对复杂的村情民意、烦琐的工作任务,吴毓仪迎难而上,在不断摸索、交流、探讨中,收获了村民们越来越多的信任和尊重。
做科技成果推广的排头兵
吴毓仪留意到,大部分科技推广机构都是通过培训、印制宣传资料等常规方式来推介技术成果,效果不佳。有没有一种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推广方式呢?
正值研究院获批成立国家城市林业科技园区,急需改造科技展示场所适应发展需求,她领到了一项新任务:牵头建设一个科技馆和一个科普馆。两者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不同,但展示的都是行业的科技成果,如何通过不同展陈方式达到预期目标呢?
做展馆的试错成本实在太高了,每个展项都必须确保能准确无误地传达相应信息。于是,她找来了每个科研团队的骨干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设计稿纸堆得像小山,每个展项都改了无数遍。在那段时间,材料商、设备供应商、施工队甚至都不愿意接她的电话了,经常半开玩笑“投诉”:“吴老师,你们的想法太超前了,要求太细致了,工期太紧迫了……”
展馆落成之后,吸引了大批同行和公众前来。大家可通过图文、展品、视频、体验等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了解林草科技,既为从业人员打造了一个专业、科学、真实、准确的体验场景和学习平台,又为社会打造了一个可展示生物发育全过程、科学研究全过程、公众参与全过程的沉浸式自然教育场所,两个展馆收获好评如潮。
“科技人员最应该是敢于尝新、敢于改变的一个群体。”吴毓仪说。
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持续性推广,研究院的多项科技成果已实现落地转化,大规模推广应用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桥梁绿化技术已成功推广至华南地区5省8市,营造了数不清的空中花廊。树木保护技术更是成功推广至全国10省40多个城市1.4万多株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中。
一星一点的力量虽然薄弱,但并不妨碍这股力量发光发热。今天,吴毓仪和她的团队又站在了科技推广和科学普及事业的新起点上,时刻准备着整装再出发。(彭江 楼暨康)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