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湖:着色添彩,铺展生态文化共融新画卷
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太湖风景办”)科学谋划推进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工作,积极探索“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围绕美丽景致、文化保护和自然教育等方向为太湖不断“增色”。
添彩“在水一方”
西山岛岛链之上的叶山岛在省太湖风景办的支持下,以保护岛屿、古村景观整体风貌为前提,规划环湖观光和山林游步道体系,打造出叶山岛二十景。
以西山岛为先行试点,太湖风景名胜区苏州片区着力推动西山景区生态修复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实践山体、岛屿“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更好保护”的有效路径。面对生态与旅游这道双选题,省太湖风景办协同苏州市管理机构创新思路和工作机制,畅通发展路径,以《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详细规划》为纲领,走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生态景观更新路径。
锡惠景区,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境内曾发现鸟类121种。2022年,省太湖风景办在依据规划提出严格保护核心景区景观资源前提下,审核同意实施锡惠景区西侧登山步道功能提升工程。作为第二批入选的“江苏省森林步道”。
太湖风景名胜区在景观打造的过程中,引导景区从碎片化改造转向系统化提升,探索出一条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和景观提升的科学路径。
涵养一湖文韵
同里古镇在省太湖风景办景点恢复建设资金的支持下,在长达数十年的保护工作中,对退思园进行修复开放。按照“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修缮原则,不断还原、塑造园内意境。亭、廊、轩、榭与池、鱼、竹、石相映相衬,留下“修了一个退思园,保了一个同里镇”的美谈。
自省太湖风景办成立以来,太湖风景名胜区逐步发展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13个景区178个开放景群,建成各种景源1046处,景点、景物、古建筑得到积极抢救和修复,珍贵资源完整地传承下来。
如今,太湖风景名胜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几代太湖风景人以吴越文化为“线”,穿“针”太湖各景,“守”好太湖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为游客展现出亮点各异的文化体验。
践行自然教育
宜兴竹海景区引种140余种竹子,园方打造集研学、科普、观赏为一体的百竹之园成为竹文化的展示地。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竹子的培育场所,了解笋与竹的生长过程,还能够欣赏到竹编艺术的精湛技艺。
和竹海景区一样,诸多自然教育活动正成为太湖风景名胜区为太湖着色添彩的重要手段。在科研和物种保护方面,无锡梅园公园集国际权威性、科普性与品种苗圃于一体,近年来引进200种梅花登录品种,供游客观赏梅花盛宴。在科普宣传方面,石湖景区苏州植物园先后策划趣味主题课程,让植物科普走入大众生活。在数字景观科普方面,蠡湖景区结合省太湖风景办审核同意渤公岛区域整治提升工程这一契机,运用AR技术、AI生态科普大模型等打造生态文化数字游线,鼓励游客乐享科普“大餐”。(童棹凡 曹杰)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