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伟:科技兴林的践行者 扶贫富农的追梦人
在林场春季造林第一线,在林业科技推广的讲堂上,在特色林产品培植的大棚里,在林农栽培苗木的林间地头,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为技术人员认真讲解技术规程,严把技术关,他手把手教授林农科学栽培技术,耐心地答疑解惑……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我们的小马哥”。他就是吉林省东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马晓伟。
出身林业世家的他,对林业怀有深厚的感情,参加工作20余年来,一直默默扎根在基层一线。在他和他带领的东丰科技推广队伍的努力下,东丰的林业科技推广事业蓬勃发展,屡创佳绩。
扎根基层践行科技兴林
作为自小就生活在林区的林二代,多年来林业发展的变迁让马晓伟明白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从粗放发展到精细规模化转型,科学技术是保障。
仁合林场对东丰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苗圃占地广、土壤条件和地理条件都很好。但多年来由于发展观念滞后,常规苗木销量不佳,苗圃常年亏损。马晓伟带领技术推广站和仁合林场骨干技术人员深入市场调研、去外地参观考察,发现培育刺嫩芽产业前景非常好,群众认可度和经济价值都很高。
2014年,在仁合林场新建的温室大棚中,马晓伟开启了反季节培育刺嫩芽之路。从大棚搭建到棚内水池修建、再到芽体采培采摘,每个阶段他都全程跟进,和技术人员一同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奋战在第一线,忙时就搭个临时床铺住在大棚里。
培育过程中,他严格落实技术要求,严把湿度、温度、水质、时间等技术关,不容一丝差错,2014年年底终于成功培育出第一批反季刺嫩芽。春节期间翠绿鲜嫩、包装精美的刺嫩芽一经上市即被抢购一空,为林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马晓伟团队的技术支持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培育刺嫩芽每年都能为林场创造效益100多万元,带动就业50多人,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
科技兴林是硬道理。
2022年,马晓伟参加省市培训班,学习红松嫁接技术,在东丰县成功推广国有林场红松幼林地嫁接红松良种接穗,现已完成嫁接300亩,个别苗木已结实,预计3年后每年经济效益40万元。
深入群众践行科技助农
东丰县是典型的半山区,森林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林下经济。
2019年,马晓伟带领国有林场5名技术骨干参加吉林省森林休憩保育研究会举办的人参分会成立大会暨长白山珍稀物种野生人参扩繁研学推介会议,重点学习林下参培育技术。为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林业生产实际,他带领技术人员通过深入村屯及利用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推广林下参种植技术,2022年春引资200万元在东丰县横道河林场栽植林下参600亩,他和推广站人员无偿为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实施解决了当地常年就业人员100余人。
林业科技推广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农民群众,只有深入基层俯下身子才能真正把实用技术送到林农手中。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林业技术干部,马晓伟走到哪个村就把技术传授到哪个村。每次下乡入户,他的背包里总装着修枝剪、嫁接刀等工具和苗木培育技术手册。一些农户主动和他互留电话等联络方式,哪家果树生虫了、染病了就拍个照片、发个微信给他,他便会不厌其烦地讲解防治方法,林农都亲切地称呼他“我们的小马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来,马晓伟带领林业技术人员对现有林业实用技术进行筛选、集成,编写成实用技术资料。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传授技术、现场指导,讲解林改、育苗、造林、果树、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他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全县14个乡镇,分发《林参间作造林技术指南》《清收林地造林技术指南》等,帮助农民发展绿化苗圃和林下经济,促进增收致富。组织东丰林农参加辽源市林业局举办的大榛子技术培训班,参加人数600余人次,并到铁岭、开原等大榛子种植基地实地参观、学习,惠及群众千余人。
勤学苦练增强业务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马晓伟深知不学习就落后的道理。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并着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林业生产力。他发明的 “一种苗木移栽装置”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多年来累计推广林业实用技术10多项、推广面积5万余亩、培训林农1万余人次。
他还先后在《吉林林业科技》《农民致富之友》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撰写《浅谈发展林下经济刺嫩芽实用栽培技术》《东北山野菜刺嫩芽反季培育开发与实用技术》等学术论文。
作为技术负责人,马晓伟参与编制《东丰县2021年森林经营方案》和各个年度的迹地更新、造林补助、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程的作业设计等工作,引种驯化苗木50余万株。
“替家乡妆成锦绣,把东丰绘成丹青”,一直是马晓伟的座右铭。多年来他深深扎根基层,奋战在科技推广第一线,科技助兴林,丹心绘碧卷,为东丰林业科技推广和绿化美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苏立军 隋金生 楼暨康)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浙江绍兴越城区推深做实林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