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投身沙海播绿荫
他,曾是一位乡村邮递员,骑着绿色自行车,往返乡村取送信件;他,曾品尝下岗离职的滋味,离开工作岗位开启自我创业之旅;也是他,最终选择了一条治沙造林、发展经济林的人生之路,与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亿森明珠家庭农场场长刘波,2022年获得“国家林草乡土专家”称号。
刘波和妻子在采摘沙果
7月2日,天清气朗。我们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东山果园采访了场长刘波。没有更多的寒暄。见面后他开门见山地向我们讲述起他治理荒沙荒山、发展经济林致富的绿色之路……
沙海造林
刘波,1975年出生于敖汉旗萨力巴乡萨力巴村。小村地处敖汉旗西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老哈河南岸。这里风沙大,雨水少。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充满祝福的名字——“刘波”,希望他的人生,永远水波荡漾,风生水起。
上学的时候,刘波成绩最好的学科是数学。家里有一片杨树林,是包产到户时分来的。林子面积不小,足足10亩多。林中树木也不少,他从小就爱穿行在自家的树林中间,点数树木的棵数,唯恐少了一棵。父亲说起他来,总爱对人说:“这孩子的数学,是在树林里数出来的!”
可是,林子里还是会出现死树、枯树。刘波最重的劳动,莫过于和哥哥一起给林子补苗。大人说,“春补苗,秋插条。”栽树要抓住两个季节,要么春天,要么秋天。可是,这两个季节正是风沙肆虐的时候。特别是春天,补半天苗,就要吃下不知多少嘴土。刘波却不以为苦,他一边吐出嘴里的沙土,一边说:“多栽一棵树,少吃二两土!”
2003年,刘波离开了他的邮递岗位,回家待岗。没事儿的时候,他就走进自家的林子。伴着树叶婆娑、林鸟啁啾,他的心获得了一份宁静。
2007年,他决定投身沙海,从事治沙造林。
在沙地里植树造林面临两大困难。一个是沙埋。今天植下的树,隔几天,却被刮来的沙子埋住。另一个是风刮。在坡上栽下的树,没几天,就被风抽干了尖或者刮露了根,树苗一天天枯萎。刘波不管这些,他与沙比勤奋,与风比耐力。沙埋的,挖出来扶正;风抽的,套上胶丝袋浇水再栽……
几年下来,他承包沙地造杨树林150多亩。沙地变绿了,风沙也小了许多。站在一行行一列列的杨树中间,他像是一位得胜的将士,环顾自己的战斗成果,欣慰地笑了。
治沙致富
2013年春,刘波决定改变造林策略——造经济林,治沙致富。他通过协商又在村里流转了150亩退化林地,稳扎稳打,外植白杨,里栽沙果,在这片沙地大干起来。经过请教有关技术人员,他决定分三步走:第一步,以杨树林为防风带,种植抗旱能力极强的沙果林;第二步,增加林木品种,形成片区规模;第三步,打造林渔旅游品牌,与三十二连山、城子山两景点遥相呼应,建成“两山一林”景点群。
刘波在沙海里营造的果园
2014年,他又流转了80亩残次林地,引进了鸡心果树苗,实现规模与品种的双扩大。2015年、2016年,他再次流转100亩沙化残次林,继续种植经济林。2017年,他第一年承包栽植的杨树林,在沙侵与干旱的双重影响下,大部分树木已干枯死亡,他又在靠近自己承包林的附近流转残次林地100余亩,引进龙丰苹果、寒红梨两个品种,形成了区片化栽植。2018年,沙果初见经济效益,产果近20万公斤,实现收入30万元。他再次流转沙化残次林地240余亩,栽植了新苹红苹果、紫葡萄等适应北方沙地生长的果树。就这样,他整合800亩经济林,申请注册了敖汉旗亿森明珠家庭农场。
近年来,刘波在经济林发展的路上越走越宽。2019年,在有关部门的协调支持下,他承包了本旗南部乡镇四家子镇的大王山。这座山,原有植被以松树为主,但沟坡还有整片整片的荒地,种庄稼不长,栽松树效益低。当地原有6户人家,因为不想靠天吃饭,纷纷外出打工,只剩下两户人家、四位年迈的老人了。刘波承包了这座荒山,采取见缝栽树的策略,为青山补绿。算起来坡上成片成块的荒地还有800多亩,他就雇来推土机,全部推成梯田。一坡苹果一坡梨,一坡“鸡心”也神奇。
园满坡翠
徜徉在果满枝头的果园林间路上,面前是鸡心果树园地。只见果树一人多高,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果形秀美,色泽艳丽,与风嬉戏。“这片是鸡心果园,我按这几种果树的品种,划分出了几片果园。这座果园的果树,从2018年开始就坐果了,100多亩地,一亩出七八千斤果呢,是一座宝园!”刘波的语气自豪起来:“这是沙果园,往西是鸡心果园,最西边是龙丰果园,南面从东到西依次是寒红梨园、新苹红苹果园、采摘园、葡萄园。采摘园已发展20多个品种,10亩地左右。”
“开始栽这片果树的时候,你就在心里把这些都规划好了?”有人好奇地问。
他回答:“可不是。我是逐步落实的,不能一步到位,那样我的资金不足,资金链会断的。”
又有人问:“政府有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
“有,我们投入的一部分资金,正是上级有关部门支持的项目资金。现在,已经调整到了每亩补助900多元。这笔资金,作用还真不小,为我们缓解了不少压力。”他的目光扫过果园,一指林间两米多宽的道路:“根据树种,我把道路名都取好了。你们看,在北片,西边那条叫龙园路,东边这条叫沙园路,中间那条叫心园路;在南片,西侧那条叫葡萄园路,中间这条叫采摘路,最东边那条叫寒红路。这条,是垂钓路。”空地南边不远处,有一座游泳池大小的水坑,原以为是浇果树的蓄水池,不料却是一个垂钓场所。“你们看,出园那条,我取名叫观景路。”他又指了指园边的那座高台,是一座10米多高、十几平方米的土台。从园门所在的下方看,它足有二十米高,气势不凡。刘波的神色严肃起来:“您可别小看了这座土台,它正对着的那边儿是敖汉的生态大景三十二连山,这边儿是敖汉古遗址城子山。其实,放上一架高倍望远镜,在这里看得最清楚!这可是生态旅游十分重要的一环。”
从大王山上驱车驶下,回眸这满坡梯田,果树满山,甚是壮观。刘波更加自信起来:“我想做的,就一定要做好。我要把这片荒山变得更绿,让山上的绿色变成实实在在的效益,惠及一方百姓。”目前,刘波夫妇已拥有萨力巴和四家子两处产业园区,总面积达到4000亩。就近安置50余人就业,而且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全乡已有20多户发展林果种植,面积2000余亩,实现经济效益450万元。
问起下一步的打算,他娓娓道来:“第一步,植树。把该栽植的树木补全。第二步,修路。让园区和坡地上畅通无阻、车辆通游园区各处。第三步,建筑。把垂钓池建好,把休闲屋、观景台和农家乐建好,把辅助设施建好。再往萨力巴垂钓池里撒些鱼苗,往大王山上的松树地里撒些菌苗。到那时,果也大了,路也通了,人也多了,采摘垂钓的体验也就丰富了。树上可摘,树下可采,池边可钓,远景可观……”随着刘波的描述,一幅生态经济的蓝图——南坡北园正徐徐展开。(刘忠友 杜景礼)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