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林下经济三种模式注入发展新动能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森林资源丰富,林下经济大有可为。十堰市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森林覆盖率82.6%,植被覆盖率83.9%。境内林业用地面积430余万亩,有林特资源十三大类1200多种,全县茶叶、中药材、生漆、核桃、油茶等绿色产业已达100万亩,具备发展林下经济独特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竹溪县围绕“以林为主、多业并举”的林下发展路径,先后出台林下经济产业、中药产业、森林旅游等规划方案,明确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方向,探索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三大特色林下经济模式,为林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林下+种植业
“林下+种植业”模式主要采取利用有条件的林中空隙,根据种植作物的生理学特性,在林下种植中药材、经济作物、粮食、食用菌等,为群众提供更多的生态有机食品。目前,竹溪林下经济种植近25万亩。
竹溪县丰溪镇是林下中药材种植大镇,全镇有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主要有黄连、杜仲、重楼、葛根、独活、玄参等林下中药材。丰溪充分发挥林下中药材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公司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公司企业统一种植林下药材,统一开展技术指导、药材日常管理,统一负责收购订单林下药材经营模式,带动了1500户林下药材种植户,每年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的目标。
竹溪县科学打造南部高山药材带、中部二高山药材带、北部低山河谷药材带三大中药材产业带,持续优化种植模式,提升药材品质,提高种植效益。同时,健全顶层设计,优化营商环境,以奖代补,减税降费,培育龙头企业,一系列硬核举措加速落地,汇聚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目前,全县林下中药材总面积达到15万亩,中药材种植超过1000亩的种植大户有550余户,基地种植市场主体48家,年产中药材3万吨左右,围绕中药材产品加工以及营销的合作社、企业、大户等市场主体有22家。
林下+养殖业
“林下+养殖业”模式主要是利用有条件的林中空隙,以“林+禽”“林+畜”“林+蜂”“林+渔”等模式为主。目前,竹溪林下养殖近15万亩,发展树林、茶园养鸡,年出笼鸡15万只;林下养羊、牛等牲畜,年出栏180万只,养殖蜜蜂2万多箱、仿野生大鲵4万多尾。
竹溪县源茂林场有森林面积14.1万亩,可利用林地有10万亩,林场鼓励林农在核桃林、天然栎类等适宜的林下养殖土蜂蜜。林场制定奖补政策,对林农每养殖1桶蜂蜜奖补10元政策激励。目前,林场共发展林下养殖户150户,户均养殖林下蜂蜜20桶,根据每公斤蜂蜜100元市场价格,可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
八卦山林场境内沟渠众多,林场内有万江河、石板河、五道河三大水系,经汉江最大支流堵河注入丹江口水库,成为重要水源涵养区。林场依托自然优势,林下水中养殖大鲵,引进市场主体进行投资,每年以3000尾的规模扩繁大鲵养殖,目前已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林下+旅游
“林下+旅游”模式主要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竹溪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发挥森林综合作用为游客带来以享受、娱乐、保健为目的的游憩活动,具体包括野营、漂流、登山、滑雪、探险等活动。竹溪县依托当地特色,打造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以及森林乡村、美丽示范村等“一线串珠”的森林旅游圈。
竹溪探索“旅游+药膳饮食+健康养生+森林疗养”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农旅、林旅、茶旅、药旅等“十旅融合”,以营盘山景区、天池垭林场、岱王沟林场和八卦山林场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呈火热态势。目前,全县以“百里绿廊”“百里果廊”“百里景廊”为主线的全域旅游景观基本建成。2023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275.3万人次,同比增长89.34%;旅游收入19.71亿元,同比增长96.34%。(秦新)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