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陕西在朱鹮保护中实现绿色发展

2024-03-14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36

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进入20世纪后,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全球朱鹮种群数量达1.1万余只,受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其中,陕西境内朱鹮种群数量7700余只;朱鹮栖息地由最初被发现时的汉中洋县姚家沟,逐步向东亚历史分布地恢复。朱鹮保护被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从1981年的7只,到如今的万鹮翱翔,陕西是如何做到的?从过去“人养鸟”到如今“鸟养人”,“朱鹮之乡”洋县走出了怎样的发展之路?

发现·保护

朱鹮“孤羽重生”

“能够留在洋县和朱鹮相伴到老,我觉得很幸福。”2023年12月26日,86岁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朱鹮重新发现人刘荫增告诉记者,他每天都关注朱鹮保护的消息,并期待国家朱鹮保护研究中心早日建成。

受中国科学院委托,1978年至1981年4月,刘荫增一行跋涉5万多公里,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寻找朱鹮,然而没找到。

“当时,大家都认为朱鹮已经不存在了。我把总结报告都写好了,但内心还是不安,于是再一次来到汉中进行详细调查。”刘荫增回忆。

1981年5月,刘荫增第三次来到洋县。终于,在海拔1000多米的深山一隅——姚家沟,他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4只成鸟、3只幼鸟。

拯救朱鹮的行动就此展开。

陕西省、汉中市和洋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朱鹮的政策法规,对野生朱鹮及其栖息地实施严格保护。

发现朱鹮后的第三天,洋县发布了“四不准”公告:不准在朱鹮活动区狩猎,不准砍伐朱鹮营巢栖息的树木,不准在朱鹮觅食区使用农药化肥,不准在朱鹮繁殖区开荒、放炮。

发现朱鹮后的第九天,中国首个朱鹮保护站“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在姚家沟成立。

随着朱鹮数量增加和活动范围扩大,1983年,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成立。1986年,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在洋县成立。2005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汉中朱鹮保护区”)。

“1994年,我在野外拍摄的一张照片,上面有24只朱鹮,记录了当时全球所有野生朱鹮集中觅食的场景。”作为第一批朱鹮保护者,汉中朱鹮保护区管理局原副局长路宝忠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拿着望远镜、海拔仪在野外观察朱鹮,掌握朱鹮的活动规律并做好记录。

朱鹮被发现后的20年内,朱鹮保护工作者研究解决了朱鹮的天敌防御、觅食地环境改善、人工饲养繁育等问题。

“1990年开始,陕西启动了朱鹮拯救工程,加强野外朱鹮种群保护,改善朱鹮觅食地、栖息地环境,发动群众落实承包保护责任制。”路宝忠说。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野化放归扩群、科技攻关支撑、政府社会协同、人鹮和谐共生”的朱鹮保护模式已形成。

繁衍·复壮

从洋县飞向世界

觅食、理羽、散步……在汉中朱鹮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一个占地8亩左右的野化驯养大网笼内,54只朱鹮惬意地享受午后时光。

“目前,整个保护区人工饲养朱鹮195只,其中人工繁育中心有120多只,其余圈养在华阳种源基地。这个大网笼模拟野外生存环境,有人工湿地、大树。我们会投放朱鹮喜欢吃的泥鳅、鱼、虾,训练朱鹮觅食、筑巢、繁殖的能力。半年后,环境适应力更强的朱鹮会成为野化放飞的备选种源。最近,朱鹮的洗浴行为非常频繁,天晴时每天要洗一次。它们在为繁育后代做准备。”汉中朱鹮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段文斌介绍,大网笼在建成后的20多年里,多次为国内外朱鹮再引入提供优质种源。

每只朱鹮戴的彩色“脚环”,是它们的“环志”,相当于“身份证”,记录着朱鹮的出生时间、地点,编号和父母姓名。1987年及以后出生的朱鹮,包括野外出生的朱鹮,都要佩戴环志。它是科学研究朱鹮婚配、种群数量统计的重要依据。

“我们保护区不仅要做好朱鹮人工饲养繁育,还要保护、研究、发展、壮大野生朱鹮种群,让这一物种彻底摆脱濒危。”汉中朱鹮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说。

为了让朱鹮种群加强环境适应力,2007年以来,陕西把秦岭南麓的朱鹮分步骤向秦岭北麓乃至全国多地扩散。

2023年10月,陕西首次在陕北地区开展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延安与榆林是朱鹮历史分布区。将朱鹮引入陕北,有利于培养朱鹮在寒冷地区的适生能力。这是保护工作的新突破。”张跃明说。

据统计,陕西累计野化放飞朱鹮500余只,对外输出朱鹮超过300只,帮助外省以及日本、韩国建立人工种群基地20余处。朱鹮历史分布地正在加速恢复。

1985年至今,已有14只朱鹮漂洋过海开展“外交”活动。这不仅搭建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谊桥梁,也展现了中国在生物保护方面的重大成就,提升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地位。

2023年11月,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朱鹮保护陕西方案》。方案明确,陕西将继续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推动朱鹮就地保护取得新突破;建好朱鹮保护研究中心,推动保护繁育技术取得新突破;讲好陕西朱鹮保护故事,推动对外合作交流取得新突破。这意味着,陕西将加快推动朱鹮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展·带动

从“人养鸟”到“鸟养人”

1981年发现朱鹮以来,洋县通过恢复天然湿地、封山育林、植树种草等措施,给朱鹮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了朱鹮种群复壮。优越的生态环境也为洋县发展有机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

以建设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为目标,洋县全力打造西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有机产业园——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目前,园区落户企业16家,初步形成食药制造、酒水饮料、农副产品深加工3条产业链,涵盖15大类111种产品。截至2023年11月,园区实现总产值36.7亿元,聚集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俊涛说。

“我们在全县建立了有机稻米基地7个,带动3500户农户发展有机稻米种植1.5万亩;投资2.5亿元打造了以黑米为原料的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实现企业获利和群众增收双赢。”园区某企业负责人介绍。

清洗、分拣、漂烫、脱水、烘干……在园区内的一家苏陕协作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忙着加工脱水豆角。

“我们主要做脱水蔬菜加工,带动周边10个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能有今天的发展,多亏了当地政府扶持。特别是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放的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了我们前期融资难问题。”公司负责人说。

“截至2023年10月底,我们累计向16家有机企业发放贷款2.87亿元,向421个有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2.02亿元,服务全县有机产业发展。”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马秦龙介绍。

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引领,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协作发展……组合发力下,洋县走上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

洋县先后获评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朱鹮”“有机”相关产品基本实现名优产品称号全覆盖;

2023年底,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1种,认证面积17.68万亩,产值达16.4亿元;

发展有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5066亩,建成大型有机厚朴、有机油用牡丹基地和有机牡丹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认证的“有机猪”“有机鸡”“有机鱼”等产品填补了陕西有机养殖的空白;

多年来积聚的绿色存量变成经济增量,洋县正聚力实现“有机产品向有机品牌转变,有机大县向有机强县转变,有机践行者向有机引领者转变”。

“洋县将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发展定位,持续做好朱鹮繁育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断提高有机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以生态为特色、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建设朱鹮、有机、非遗、航天科技等文化产学研示范基地,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洋县县长张军说。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湖北石漠化》编纂工作启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