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林茂花香百姓笑颜开
山西省太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绿色生态产业总产值年均增幅22.9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幅
林茂花香百姓笑颜开
生态旅游是太原林草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宿晓健摄
雪后初晴,山河村峰岭硬朗、园地恬静,正在给大樱桃树修枝的张光明,以点睛之笔赋予这幅水墨画更多动感、更多意蕴。
山河村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总面积4400多亩,森林覆盖率超过80%,全村种植大樱桃200余亩。张光明是村里的种植“明星”,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每到采摘时节,他家的大樱桃最贵,但游客也最多,6亩大樱桃亩均收入1万多元,占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上。
山河村农民致富的喜悦,同样见于太原市的其他村庄。近年来,太原市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加快发展特色乡村产业,林下种植、林间养殖、生态旅游、休闲康养、餐饮民宿等蓬勃兴起,靠着青山绿水,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自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踏上了小康路。
果园经济硕果累累
站在山河村的制高点,几乎可以看到太原市的全貌,近处万木参天,远处高楼林立,不时有鸟儿呼朋引伴掠过树梢。
山河村党总支书记郝慧珍介绍,这里曾是太原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累计填埋垃圾1000多万吨。2010年,太原市开始对这里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山河村人乘势而上,植树造林,美化家园,赋满目疮痍的村庄以新生。
村庄绿了、美了,逐渐成为太原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可是,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腰包怎么才能鼓起来?村委审时度势,决定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鼓励村民建温室大棚、栽植大樱桃、开农家乐。栽好树,村委又担心村民管不好,影响以后的效益,便先由村集体管理两年,挂果受益后,才移交到村民手中。
2020年以来,山河村乘着太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东风,在林业、农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修了环村道路、装了太阳能路灯、补植补种了树木花草,樱桃园还铺设了引水管道和节水灌溉管网。张光明说,村子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自家的大樱桃6月初上市后,没几天就被采摘一空,根本不愁卖。
在距离山河村20多公里的尖草坪区南翟村,懂技术的村民也正忙着给大樱桃树和西梅树修枝。村党支部委员王志刚说,今年村里提出了“百万斤羊粪百万斤水果”的目标,由村集体出资购买600吨羊粪,免费给全村的果园施肥。近年来,南翟村通过“集体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稳健地走上了小康路,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3万元。
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太原市林业局)副局长王书宏介绍,创森以来,全市累计实施经济林及林下经济建设1.3万亩,大樱桃、西梅、红枣、核桃等经济林把乡亲们的致富路越拓越宽。
花园经济百花齐放
农历正月十五过后,太原市各大花卉市场就忙碌起来了。位于晋源区的山西省花卉交易中心是全省最大的花卉研发、生产、销售集散地,商户宋先生说,以前得从南方进货,近几年晋源区建了许多花卉基地,市场上有近一半花卉都来自本地。
花卉产业是晋源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也是晋源区乃至太原市林草经济的新增长点。近年来,晋源区坚持实施“特”“优”发展战略,将花卉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建设山西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产业园区,打造了集观赏、科教、研发、交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花卉小镇。
2021年,晋源区启动的“晋源稻花城”项目,将“花之城”列为三大板块之一。板块主要围绕花卉产业,通过建立良种培育、标准种植、大宗商贸、特种物流、信息数据、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化花卉种植基地,专业化、规模化的线上线下花卉交易体系,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花卉集散中心。
2022年,晋源区聚焦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大力推广“鱼混+”综合种养模式,开启“鱼+稻、莲、花、果、菜”生态化种植养殖的“晋源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智慧化发展。
在晋源区三家村“鱼混+”示范园区,村党支部副书记程玉娇介绍,养鱼的尾水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分解、紫外线杀菌等环节,可以转化为植物的“营养液”,为大棚内的植物提供优质肥料,真正实现“一棚双收、一水两用”绿色循环发展。
“花卉产业已经融入了太原市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太原市国土绿化中心主任马东升介绍,近年来,太原市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花卉已从室内走向室外,走向更广阔的大地山川,实现了登高望远观花海、走进田间赏花景、步入乡村品花餐、远离喧嚣住花园。
游园经济优游自适
除了经济林、花卉苗木等产业之外,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也是带动太原市城乡居民增收的重要增长极。
2月14日,太原市委、市政府举办文化旅游推介招商大会。在太原主会场,西山示范区共签约了国防教育生态基地、未来生态产业会客厅等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6.96亿元。在深圳分会场,西山示范区联合太原市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与广东8家企业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要瞄准建设“国际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擦亮“唐风晋韵·锦绣太原”亮丽名片。
太原西山,曾是脏、乱、差的代表,由于开山采石,导致山体破碎、植被稀少,特别是玉泉山,曾有石膏矿、小煤矿、采石场等企业100余家,山体千疮百孔,山下垃圾成堆,绿化覆盖率不足20%。
如今,经过生态治理后的西山春日莺歌燕舞、夏日满目叠翠,形成了山地游憩、休闲体验、养生度假、健康运动为核心的生态康养目的地。玉泉山更是作为全国闻名的生态治理样板,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西山沿线5万多村民也因生态向好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或在景区上班,或卖旅游商品,或开农家乐,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乡亲们过得好,才说明创森工作干得好。”王书宏介绍,创森期间,太原市以城郊森林公园、人文旅游景点、国家级传统村落和市级农业旅游点为核心,建设了环城森林旅游休憩带,发展了一批生态旅游产业。同时,新打造了一批集农家生活体验、森林休闲康养、生态养老度假于一体的森林康养基地,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23年,山西将精准施策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健康发展。王书宏表示,太原将继续紧扣自身实际,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乡村旅游业态,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吴兆喆 温祺 孙高达)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