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资讯网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谷文昌的“闽山闽水”情

2024-10-23分类:园林资讯 阅读:100


在福建东山岛,老百姓亲切地把木麻黄称作“谷树”。在他们眼里,谷文昌就是一棵扎根于东山岛的木麻黄,一棵根植于百姓心里的木麻黄。谷文昌扎根东山14年,带领百姓植树造林8.2万多亩,为改变东山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

空中鸟瞰福建东山岛 韩加君摄(中新社发)

谷文昌生于1915年,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先后在这里担任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谷文昌自从离开中原踏上福建这片土地起,就注定了一生与“闽山闽水”结缘。

20世纪50年代的东山,谷文昌望着这个“沙滩无草光溜溜,风沙无情田屋休”、全岛森林覆盖率仅为0.12%的荒凉沙岛,沉默了。面对肆虐的风沙,面对生活贫困的群众,谷文昌立下铮铮誓言:“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从那一刻起,谷文昌积极带领干部群众向风沙宣战。他带领干部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但是东山沿海不同于平原,把苦楝、槐树等10多个品种的树轮番种了一遍,但没想到,春天刚植下的树苗,秋天风一来就被沙湮没,根本捱不过冬。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谷文昌毫不动摇。


1955年,谷文昌担任东山县委书记。为了找到适宜沿海种植的树种,谷文昌挂帅任组长,成立了“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三结合实验小组,踏遍东山的每一个山头,走进千家万户做调研。

有一天林业技术员报告,从一份资料里查到了国外有一种酷似马尾松的树种,叫木麻黄,可以有效防治风沙。木麻黄和马尾松相似,却是不同属、科的植物,虽都具有根系深广耐干旱、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抗风力强等优点,但马尾松怕水涝,不耐盐碱,不耐庇荫,而木麻黄不但耐盐碱耐干旱也耐潮湿,不怕沙埋,尤其是木麻黄根系具根瘤菌,也是在瘦瘠沙土上能速生的主要原因。

谷文昌高兴地说:“不管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只要能治风沙就行!”

高兴归高兴,谷文昌也心存顾虑,木麻黄原产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东山的气候?

很快,调查组在东山白埕村的沙丘旁发现了6株挺拔的木麻黄。这对谷文昌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发现,既然木麻黄能在这里成活,全岛也一定能种活。

1957年,谷文昌想办法弄来木麻黄树种,带领干部群众开始在飞沙滩上“旬旬种树”,栽种了近20万株。可谁知竟碰上倒春寒,树苗大部分被冻死,只存活了9株。

“能活9株,就一定能活9000株、9万株!”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谷文昌与技术人员吃住在试验田,定时观察气候、湿度、风向、风力对新种木麻黄回青、成活的影响,渐渐弄清了树苗在不同气温、湿度、风向、风力下的存活状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58年12月,第一批木麻黄试验成功。实验小组还总结出种植木麻黄的技术要点,制定出了一套完善可行的治理风沙方案。

1959年,在全县军民植树造林誓师大会上,谷文昌代表县委提出了绿化东山的目标:“举首不见石头山,下看不见飞沙滩,上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连续3年,每逢雨天,有线广播即刻播造林紧急通知,谷文昌率先垂范,带领干部群众冲进雨幕,在百里海滩上摆开造林战场。百里海滩上布满了造林大军,歌声同雨声齐飞,汗水与雨水交融。几年下来,177条每条宽50至100米、总长达194公里的林带,覆盖了东山大地,战胜了危害东山人民的风沙。


曾任东山县委通讯员的朱财茂回忆说:“谷书记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随身带着一把锄头、一个手电筒和水壶,白天和群众一起劳动,晚上开座谈会,吃的是厚叶菜和地瓜梗熬的粥,睡的是地铺。”

一年到头,谷文昌大部分时间在基层。在田头,他与农民席地而座谈生产;在村舍,他与农民一道卷着土烟拉家常。他常年深入田间,挽起袖筒植树,卷起裤脚犁田,拿起钢钎打石头,群众盼什么,他就带领群众干什么。“正是这种以上率下的风范,带出了东山当时的好政风。”

在东山县任职的14年间,谷文昌带领群众与风灾、旱灾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发展生产,经过艰苦努力,成功治理了风沙灾害,绿化了全县400多座山头、3万多亩沙滩,筑起了30多公里长的沿海“绿色长城”,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岛变成生机盎然的东海绿洲,为海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64年,谷文昌调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随身的行李只有两只皮箱、两瓮萝卜干、几麻袋杂物。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谷文昌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致力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造福人民。

谷文昌的儿子谷豫东回忆,父亲在东山工作时,家里没有饭桌,吃饭就在县政府大院宿舍露天的石桌上,遇到下雨,家里人只能端着碗在屋檐下吃饭。谷文昌离开东山时,群众送他一张木麻黄饭桌,他硬是退了回去。他的二女儿谷哲芬结婚时,曾想让他批点木材做家具,被他严词拒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1972年,谷文昌调任福建省龙溪地区行署林业局局长,妻子提出是不是去买点家具,谷文昌买了竹凳、藤椅、石饭桌。“为什么不买点木制的?”妻子问他。谷文昌说:“林业局局长家一下子添了木制家具,外人会产生误会,我们也不能写个声明贴出去:这是买的。”

谷文昌担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多年,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从不占公家一寸木材。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病重弥留之际,他深情地说:“我喜欢东山的土地、东山的人民。我在东山干了14年,有些事情还没有办好。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岛,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

大地埋忠骨,高山作丰碑。1986年,东山县委根据谷文昌的遗愿和群众的要求,决定将他的骨灰安葬在他当年亲自参与建起的赤山林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东山的木麻黄,已长成参天大树,为沿海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如今的东山,天蓝、海碧、沙白、林绿,不毛之地已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谷文昌当年描绘的愿景:“举首不见石头山,下看不见飞沙滩,上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已变成现实;“国家级生态县”的美誉,也成为东山人的骄傲。(阮鲁闽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做大森林“粮库”充实森林“钱库”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