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前沿的排头兵——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汇地——甘肃省民勤县,有一个防沙治沙科研机构。这就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65年来,治沙所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始终坚守在防沙治沙技术最前沿,成为防沙治沙一线的排头兵。
1959年, 伴随着驼铃声,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来到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汇地——民勤县,随后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民勤成立了治沙综合试验站,拉开了科学治沙的序幕。1980年,在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基础上成立了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建所(站)65年来,研究所潜心求索创新,在沙漠化成因、沙害防治、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沙区资源综合利用与沙产业开发、荒漠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这些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不仅促进了甘肃的防沙治沙科技进步,而且走出西北、走向世界,为我国风沙危害重点区防治和遏制荒漠化扩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接续奋斗
为防沙治沙提供技术模式
“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是民勤风沙危害的真实写照。
“我们发明的‘黏土沙障+梭梭’治沙技术创建了‘宋和样板’,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对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防沙治沙产生了深远影响。此项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研发,1964年获得成功并在当地正式推广应用,1968年至1974年大面积应用,在民勤共推广20多万亩,成效非常显著。”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纪永福说。
“黏土沙障+梭梭”治沙技术模式成效显著
甘肃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大省。境内沙漠面积约4500万亩,沙化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3%,风沙线蜿蜒1600多公里。研究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甘肃、面向西北,开展防治荒漠化技术和理论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所曾在不同时段根据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对甘肃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开展了30次科学考察与评价,查清了甘肃沙漠与沙区资源状况,掌握了甘肃西部沙区沙漠资源、风沙活动及危害特征,积累了大量的本底资料,为甘肃荒漠区经济建设合理布局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根据甘肃风沙危害、土地退化的特点和类型,创造发明和引进了各种沙障数十种,其中6种黏土、棉秆沙障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并提出“固身削顶”“前挡后拉”“黏土沙障+梭梭”“三带一体”(“民勤模式”或“宋和模式”)等固沙技术与模式20多项,将农业系统的理念成功引入荒漠化综合治理领域,创立了“流沙治理一条龙”、建立了民勤宋和、武威东沙窝、景泰大咀子滩、临泽小泉子等14个治沙样板,治理流沙面积50多万亩。
针对河西沙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研究所积极引入新知识和新技术,围绕荒漠绿洲农业持续发展和沙漠综合治理这一主题,研制出矮化复壮梭梭修复技术、沙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沙生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多项技术成果,丰富了我国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筛选出一批适合不同立地类型的固沙造林树种和优良的农田防护林树种,基本满足了我国西部荒漠区生态保护建设对优良种苗及造林技术的需要。民勤沙生植物园建立于1974年,总面积1.18万亩,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北方荒漠沙生植物园。民勤沙生植物园不仅承担着沙区野生植物资源、选育良种和繁殖推广等任务,还先后建起植物标本室、植物生理实验室、中心化验室、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和气象观测站等,发挥了重要的科技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
为加快提升林草机械化水平,强化治沙科技支撑,聚焦“三北”工程建设中亟须科技攻关的关键问题,着力解决实用高性能防沙治沙机械和高效节水配套技术缺乏等问题,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手扶式沙障机、双工位网膜沙障机、铺草压草一体机、沙葱收割装筐一体机、沙米脱粒清选机等治沙机械设备,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铺设速度,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更加科学、实用的先进机械设备,使甘肃防沙治沙技术向机械化、精准化、系统化方向迈进。
积极探索
推动防沙治沙可持续治理
“我们不能光治沙,还要想怎么把沙子用起来,让沙区的群众富起来。”徐先英说。徐先英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这些年来他和团队一直在沙区围绕沙地综合治理、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研究出利用沙地进行沙葱、甘草等沙生植物的人工培育,实现了从防风固沙到经济创收、从治沙到致富的转变。徐先英说:“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的治沙模式,使沙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推进沙区美、百姓富。”
沙葱、文冠果、黑果枸杞、中麻黄、中华钙果……一种种沙漠奇珍变成沙农的致富宝贝,进而变成当地的致富产业。人沙和谐的治沙理念借着这些产业的推广,化为社会的自觉行动,推动防沙治沙可持续治理。
定位观测
给防沙治沙提供数据支撑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及数据采集和共享服务,开展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规律、沙尘暴观测研究、内陆河流域(石羊河)生态系统过程与演变、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防护林体系结构与功能研究,为荒漠化防治技术服务。
科研人员进行野外监测
65年来,一批批治沙科学家扎根荒漠,在艰苦恶劣的风沙环境中,对民勤荒漠绿洲区的水、土、气、生物等进行长期不间断定位观测,建立了沙区生态要素定位观测研究体系,积累了连续的基础数据。1960年起对民勤荒漠区水、土、气、生环境要素开展定位监测,1974年起,开展89种主要沙旱生植物物候系统观测,目前已扩展到104种,2004年起,建成石羊河流域生态定位观测研究体系,形成了从西部金塔(极干旱区)到东部景泰(干旱边缘区),从祁连山的哈溪(森林)到民勤青土湖(沙漠)的“一纵一横、两点八线”生态研究网络和生态定位监测体系。在我国荒漠生态定位研究领域持续时间最长、观测指标最多,代表了我国荒漠生态定位研究的历史和水平,揭示了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活动与治沙造林等人为因素干扰对荒漠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为荒漠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地荒漠化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数据支撑。
国际合作
将中国治沙技术推向世界
65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把中国荒漠化防治经验和成果分享给“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践行了绿色丝绸之路发展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治沙提供了范本,将中国治沙技术推向了世界,为全国乃至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甘肃智慧。
研究所本着“改革是强所之路,创新是立所之本”的方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拓宽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横向和纵向合作。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有600多位国外专家、官员来所考察,开展交流与科技合作。研究所也派出30余位专家出国考察、交流。自1993年起,受商务部、科技部委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已成功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53期“荒漠化防治技术”“干旱区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技术班”“干旱区绿洲防护体系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班。共有来自86个发展中国家的1198名学员接受了培训,其中“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的46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近年来接待了23个国外荒漠化防治考察团来研究所参观学习。为世界提供了荒漠化防治的技术和中国方案。
60多年的发展使得研究所成果丰硕、人才集中、设备先进、基地多样。经几代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地耕耘,取得科技成果1000多项;登记省级科研成果397项,获得科技奖励111项,发表科技论文1938篇,出版专著28部,授权专利345件,制定林业行业标准2项,登记植物新品种2个,登记软件著作权22件。经过65年的“风沙”洗礼,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已成为防沙治沙领域一张响当当的“科技名片”,先后获评“全国治沙科技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等30余项荣誉称号。研究所原所长徐先英获得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奖,研究所获2023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集体奖。
新时代、新征程上,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将充分发挥在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紧密对接荒漠化防治国家战略需求,以防沙治沙科技创新为中心,全面推动科技成果研发、推广及转化应用,助力“三北”工程攻坚战,为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贡献力量。(王理德 胥宝一)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林地流转难题在平台上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