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两爬动物
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模式标本产地种之一,属于中国特有的珍稀蟾类,在研究两栖动物进化中有一定的意义,能捕食多种害虫,对森林虫害有一定防除作用
武夷山国家公园两栖和爬行类动物资源丰富,是我国3个两栖动物密度最高的山区之一,有“蛇的王国”“研究亚洲两栖爬行类动物的钥匙”等美誉。根据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及其周边地区的大量调查,同时结合因子分类学进展而变化的种类对分布物种进行修订,经初步统计,共记录爬行类2目22科57属99种、两栖类2目10科25属50种,其中不乏崇安髭蟾、三港雨蛙、武夷湍蛙、中国小鲵、挂墩后棱蛇、崇安斜鳞蛇等中国特有种。
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腹地挂墩和大竹岚是闻名于世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崇安髭蟾正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模式标本产地种之一,属于中国特有的珍稀蟾类,其长相奇怪,头部扁平,鼓膜隐蔽。眼睛的瞳孔能随着光线的强弱或大或小,最奇怪的还是它头上的角质刺,像“长了胡子”一样,所以也称角怪、胡子蛙。但这些角质刺是雄性髭蟾的专属,每年繁殖期时,雄髭蟾上颌边缘都会长出2—11枚黑色角质刺,用于与竞争者战斗,当胜利者赢得青睐、产卵完成之后,雄性崇安髭蟾的角质刺就会脱落。
大鲵(娃娃鱼)
武夷山国家公园动物调查与标本的采集可追溯到1873年,当时法国生物学家P.A. David来到挂墩采集动物标本,发现了许多新种,由此挂墩闻名于世。1925年,美国学者C.H. Pope 受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委派加入“中亚调查队”,来到我国采集两栖爬行动物,曾在福建省多地进行采集,对两栖动物的生活史做了详细观察。他在1931年发表的论文中,记录福建武夷山地区的两栖类物种多达29种,惊叹“武夷山(挂墩)是研究爬行类及两栖类之钥匙”,还特别提出了挂墩、三港一带拥有极为丰富和有特色的两栖动物种类。
中国学者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两栖动物调查与研究也有较长的历史。动物学家丁汉波和胡淑琴等曾分别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及70年代对武夷山的两栖动物进行了大量的采集与生活史方面的研究与报道。丁汉波等把福建省划分为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和闽中5个地区,报道了福建省44种两栖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特点,其中提及福建西北部拥有最丰富的两栖动物资源,物种数30余种。1974—1979年,蔡明章教授等人在福建省许多山区(包括武夷山)及大部分市、县开展两栖动物普查,1979年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又对两栖动物的资源进行了专项调查,分别报道了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2004年,耿宝荣教授对福建省两栖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评估,认为武夷山是福建省两栖动物最丰富的地区。武夷山国家公园建立以来,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环科所先后在国家公园核心区发现雨神角蟾和武夷林蛙新种及长肢林蛙、孟闻琴蛙等新分布种。(万勇 文/摄)
黑斑肥螈
古氏草蜥
虎纹蛙
黄岗臭蛙
丽棘蜥
中国雨蛙
挂墩角蟾
武夷湍蛙
饰纹姬蛙
福建掌突蟾
平胸龟(鹰嘴龟)
武夷林蛙
三港雨蛙
九龙棘蛙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