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和谐共享的绿色空间——走进我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
新华社杭州2月2日电 (记者魏一骏)冬日暖阳下,泛舟于河汊纵横的水系中,尽管目之所及不如春夏葳蕤,但含苞待放的梅花,绿意葱茏的樟树,以及随风摇曳的芦苇,仍将湿地之美原汁原味呈现于游客眼前。
这里是2005年被批准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的西溪湿地。在杭州城市的西北方,这片11.5平方公里的“城市之肾”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月31日拍摄的2023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所在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汉摄
50岁的周忠伟出生在西溪湿地范围内的周家村,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的西溪湿地是他和小伙伴们摸鱼抓虾的乐园。“20世纪90年代,受到生产生活影响,西溪湿地也一度失去了原生的景观。”
“从2003年开始,杭州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两年后,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湿地保护科科长张巧玲说。
穿过红梅、绿萼梅交错种植的梅林,游客金惠宇不停按下相机快门。“早就听说过西溪湿地,这次带着家人亲身游览,才真正感受到湿地的自然之美。”
湿地贵在原生态。张巧玲介绍,西溪湿地始终把“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理念纳入湿地保护利用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
通过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科学配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西溪湿地水生生态系统得到完整构建,湿地的水质由2005年前的劣Ⅴ类提升至目前的总体Ⅲ类。
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莲花滩观鸟区拍摄鸟类。新华社记者 江汉摄
在西溪湿地公园的东部,一片浅滩成为苍鹭、白鹭等鸟类栖息的乐园。而不远处一幢小木楼,则是摄影爱好者拍摄“湿地精灵”的好去处。“公园经过精心设计,让我们在不打扰鸟类的同时,能用画面记录,真正把湿地打造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一位摄影爱好者说。
根据连续十多年生物多样性监测记录,西溪湿地现有维管束植物1040种、昆虫898种、鸟类196种,其中包括青头潜鸭、白尾海雕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进展。
作为地处寸土寸金主城区的城市湿地,如何辩证把握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西溪湿地努力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千百年来,原住民的农耕、渔业等传统农业生产及其形成的民俗文化,让西溪湿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张巧玲介绍,在确保维持生态特征和功能的前提下,西溪湿地合理利用湿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探梅节”“花朝节”“火柿节”等独具特色的活动,让市民游客深度了解湿地生态保护。
游船在西溪湿地水域行驶。新华社记者 江汉摄
“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受到西溪湿地的魅力,我作为见证湿地变化的原住民,也同样很有获得感。”2005年加入湿地公园管理单位成为工作人员的周忠伟说,他所在的车船部近200名员工中,附近原住民约七成。
“现在湿地的环境可以说比我小时候更好。”周忠伟说,“理念的变化,让人与湿地的相处共生更加和谐。”
上一篇: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下一篇:公园一线职工春节坚守不打烊